返回

幻世录之绝不低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论道虚实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东坡书院。()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老师,孙子不愧为上古兵神,‘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不守守其不攻’、‘攻其所必救’、‘避实击虚’,这些战略思想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恕弟子愚昧,关于这孙子兵法之虚实篇还不是理解得很透彻,可否请老师再讲解一番。”一个青衣少年道。

    他对首的玄衣中年人微微点头,缓缓道:“上古诸国征战不休,其中以魏、齐、韩、赵、秦、楚、燕七国最为强盛。上元前354年,赵国向卫国发动了进攻,企图夺占位于赵、魏之间的卫国领土,取得战略上的有利地位。卫国原是魏国的属国,故魏国借口保护卫国,出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与齐国是盟国,当邯郸告急时,赵国立即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齐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只派出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牵制魏国,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齐军主力则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出兵救赵。上元前353年,魏国攻破了赵都邯郸,这时齐国终于出兵,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帅大军救援赵国。”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邯郸之围,孙膑却劝说道:‘派兵解围,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行动困难,有后顾之忧,自然就会解围了。’于是两人率军直奔魏国国都大梁。魏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闻得大梁危急的消息立即率军回归,在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之时遭到以逸待劳士气旺盛的齐军阻击,最终惨败而归。”

    “孙膑果然有才!”青衣少年赞道,继而又疑惑道:“我曾读过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里面有这么一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书里注释说文章里的‘孙子’是指孙膑,我当时就不甚了了,孙膑真的受过髌刑吗?”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不错,孙膑确实受过髌刑,而且是被他的同窗所陷害。”玄衣中年人略有些感慨道,接着便说起了孙膑的故事……

    “那庞涓真是可恶,仅仅因为孙膑的能力高过他,有威胁到他的可能,就使出如此毒计陷害孙膑,欲让他永无出头之日。”青衣少年愤愤道。

    “千载易过,人心难改,你的身边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人么?”玄衣中年人淡淡的声音让青衣少年猛地一怔。

    对,这个青衣少年便是纳兰纾予,玄衣中年人自然是秋先生了。

    纳兰纾予此时方才明白,唐天铭对自己的杀意来自何处。开始他以为是因为唐英杰,但现在他知道自己想错了。一个十六岁的二流巅峰剑者,一个差一点将一流巅峰剑者一击秒杀的二流巅峰剑者,这样的人物,已经让唐天铭感到了威胁。

    尽管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如唐天铭,但只要有威胁到他的可能,他就会将这种威胁扼杀在摇篮中,简直比庞涓还可恶!公平?只有弱者才需要公平,而强者讨厌公平,所以他把公平拿来施舍,让弱者保有最后一点幻想。

    “那庞涓最后怎么样了?孙膑有没有报仇呢?”纳兰纾予急切道。

    “上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再次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救援韩国。孙膑又使出‘围魏救赵’的老办法,这时魏国的主将庞涓果断从韩国撤军,在齐军进入魏境后从后方追击齐军。”

    “魏军素来强悍英勇,不宜与之硬拼,故孙膑提出了逐日减灶的计策。庞涓见齐军的炉灶一天比一天少,当下断定齐军怯战,且逃亡的士兵已经过半。于是他甩下步兵,只率领轻装的精锐部队,马不停蹄地追赶齐军。”

    “孙膑估计了庞涓追兵的行程,认定当天晚上必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且在两山之间,险阻峻隘,便于埋伏军队。于是孙膑令士卒将道路两侧树木统统砍倒,只留下最大的一棵,剥去树皮露出白色树身,在上面用黑炭写了几个字。”

    “什么字?”纳兰纾予好奇道。

    “‘庞涓死于此树下’。”秋先生一字一句道。

    在纳兰纾予惊愕的目光中,秋先生继续道:“孙膑不但让士卒把砍下的树木横在路上阻塞交通,还挑选射术最好的一万士卒埋伏在道路两旁的险要之处,吩咐他们只要看到树下的火光亮起就朝树下万箭齐发。”

    “果然,那天晚上庞涓率领轻骑进入马陵道,他隐隐约约看到一棵大树露出的白木上写着一行字,但是瞧不清楚,于是便令士兵点起火把来看,只见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心里一惊,知道是上当了,但悔之晚矣,此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溃败。至于庞涓,有人说他被乱箭射死,有人说他愤恨自杀,但肯定的是,他死了,死于孙膑的计策之下。”

    “死得好!”纳兰纾予拍手称快。进过秋先生的讲解,他终于对虚实篇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不守守其不攻”、“攻其所必救”、“避实击虚”等理念有了形象化的理解。

    “其实,天下大道本就相通,比如这‘虚实’,除了在兵道上能够敌万人外,亦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凭仗。”秋先生突然道。

    “哦?”纳兰纾予诧异道。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是为藏巧于拙。”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是为用晦而明。”

    “地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