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背山脉,本该是杳无人烟的地方,重重叠叠的高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有几千万年了。()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的到来惊醒了它们的春梦。
他在这里搭了一个茅屋,开垦了几亩薄田,自给自足,怡然自得地开始了修身治学的隐居生活。不知是不是他的名气太大,许多学者竟不远万里赶来,只为求其一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道理,甚至有些人干脆就不走了。
慢慢的,一个茅屋变成了两个,又变成了四个,之后是八个……
若干年后,一个书院渐渐成形,从此这些老翁们的耳边再也没有清静过,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千余年来,每年都有大批满怀希冀的新人加入,也有不少道成惑解的老人离开,唯一不变的是这个书院,反而历久弥新,和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山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天下五大书院。
为了纪念那个人,人们把这个书院起名为——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坐落于龙背山脉的半山腰,所处环境十分雅致,树木葱茏,鸟语啁啾。书院坐北朝南,院门轩昂宏阔古雅别致,门上横书“东坡书院”四字,院内一座池塘清波涟漪,有小桥从池塘上跨过,直通载酒亭。载酒亭绿瓦重檐,上层四角,下层八角,各角相错,呈欲飞之势。
在东坡书院两侧各有一座小跨院,分别叫作东园、西园。东园里有一口井,叫钦帅泉,井水清凉甘冽。西园是座花圃,在花海中蠢立着苏东坡铜像,他手握书卷,脚踏芒鞋,儒雅风流。()
此时,西园内正有两个人款款走来。一人大约四十岁上下,身长七尺,略显消瘦,五官俊朗,肤色白皙,在一袭玄色长袍的衬托下散发出一种空灵的气质。走近
一看,细碎的长发散乱垂下,遮住了浓密而纤长的睫毛,略显淡漠的脸上,一双慵懒无神的眼睛微微眯起,偶尔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与沧桑。
另一人约莫二八年华,书生打扮,腰悬长剑,走走停停,不紧不慢,仿若流连园内风景。看那容貌,好个清朗才俊——
谁晓景中人,实是人中景。
双目朗日月,二眉聚风云。
泉仙不若此,月神应无形。
一日插翅去,凤翱于三清。
两人来到石椅出坐下,那少年忽开口问道:“老师,圣人有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知何为智者?何为仁者?何为勇者?”
中年人看了他一眼,缓缓道:“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俗话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了解了水就能知道什么是智者,了解了山就能知道什么是仁者。”
在少年沉思的目光中,中年人缓缓道:
“圣人曾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是最柔弱的,但同时也是最刚强的。所谓‘水滴石穿’,最坚硬的东西,都可以被水磨平、被水击穿。山在水之前,只能被缠绕,而山之险,只能衬托水之奇。”
“水是一种睿智人格的体现,水与水相交,不论多少股水汇在一起,就不再有分别,人与人交往可能这样吗?水随遇而安,循循善诱,善于利用万物而不与万物竞争,所以它永远没有过失,这就是智者的追求。”
看着少年若有所思的目光,中年人稍稍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
“山,性格稳重,志存高远,有其高、深、博、大之质。”
“它执著挺拔,刚毅正直,书写青松磐石风格;经年累月,历经苍桑,成就无言谦卑气质。它经受着严寒酷暑,暴雨狂风;养育着花草树木,鸟兽昆虫。它受誉不喜,天天看云卷云舒;遭辱不怒,年年赏花开花落。”
“仁,二人相对是为仁,所以说仁者爱人。仁者如山,厚德载物,拥有一个博大而精深、丰润而宽厚的内心世界。不役于物,亦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正所谓仁者乐山也。”
“鱼在水里,未必懂得水的重要;鸟在树上,未必领会树的深意;就像你在生活中,也未必想到身边的万物所蕴含的哲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山……”那少年旁若无人地喃喃自语,良久之后,终于若有所悟的抬起了头,开口道:“多谢老师指点,何为智者,何为仁者,我想我已经明白了。”
中年人淡淡地点了点头,忽然眉间一挑,问道:“你是乐水,还是乐山?”
少年人皱眉沉思,片刻后突然哈哈大笑,道: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说完,少年人忽然狡黠地一笑,开口道:“不知老师是乐水,还是乐山?”
中年人忽的一愣,半晌才低语道:“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语气中竟是萧索的意味。
“老师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啊……”正在少年心有所思的时候,中年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少年赶紧全神贯注起来,生怕漏掉一个字。
“至于勇者,有小勇与大勇之分。”
“大王之怒,尸横千里,血流漂杵;匹夫之怒,尸横庭前,血流五步。怒而杀人,或为胆气,或为义气,或为豪气,不可不谓之勇,但只能算是小勇。至于大勇”,说到这里,中年人突然望向花海中蠢立着的苏东坡铜像,问道:
“东坡居士的《留侯论》你读过没有?”
“学生读过。”少年答道。
“文章的开头是怎么说的?”
少年思索了片刻,缓缓说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当年秦朝暴虐,天下义士俱揭竿而起,其中张良雇佣大力士行刺,欲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是大勇还是小勇?”中年人突然问道。
“小勇。”
“项羽勇冠三军、力可拔山,但度量不足,终因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被围身死,是大勇还是小勇?”
“小勇。”
“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