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外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肉铺生意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通的,没想到大明的制钱这么滥杂。劣钱当中,定然有许多是私铸的。可是从宝钞的发行来看,官铸制钱也未必能好到哪去。而且相比于印钞,铸钱更易被官吏上下其手,非全系于皇帝的个人操守了。

    以猪肉当下的价格,并非普通民众能时时消费的,算得上是奢侈品了。经常买肉的人家,往往十斤八斤的买去,故而肉铺以收银为主并不成问题。

    可那些小商小贩,显然是无法效仿的,要么以物易物,要么授受那些质量参差的钱。

    以物易物,是最原始的交易手段,等于把一笔交易变成了两笔或多笔。当交易双方中有一方的货物并非对方所需时,至少要寻找一个第三方做一次交换。城内之民大多不种地、不织布,不是人人都生产粮食、布帛这类生活必须的“硬通货”。其间还涉及携带、储存、估价等诸多问题,对于买卖双方都相当不方便。

    而使用坏钱,必然要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这就如某些泡沫一般,当收来的钱用不出去,或必须降值使用,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若胡喜子当真开个牛肉面的生意,便存在这样的问题。价值几文标准制钱的一碗面,又怎么收银子。难道真要去收那些烂钱?或是接收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再开上一间杂货铺?

    杨芝儿见杨铮出神,忍不住笑道:“铮娃,你这又是愁什么呢?”

    杨铮笑了笑,说道:“我愁姐夫将来听我的卖起了牛肉面,要是收了一堆烂钱,可要大大折本了。”

    杨芝儿也笑道:“他就是一会一个念想,除了杀猪卖肉,又会什么了。过上几天,他心淡了也就忘了。”

    这时外面有人高声说道:“胡掌柜在吗?”

    杨芝儿应道:“他出去了。有什么事吗?”

    外面那人说道:“受三原周家之托,给胡掌柜捎带了东西。”

    杨芝儿喜道:“是你二姐家带东西来了。”忙上前去开门扇。

    杨铮抢在大姐前面,打开门见外面站着一个青衣小帽的年轻人,应当是名仆役,便拱手道:“这位大哥好。我姐夫出去办事了。”

    那人将身上背着的一个包袱递上来,道:“这是周家大少爷托我们带过来的。”

    杨铮接过道:“有劳了。进来喝杯茶吧?”

    那人道:“不了不了。我们十日后会经秦州返回三原,贵处如有什么要捎带的,到时我会来取。”

    杨铮道:“那就劳烦这位大哥到时再来一趟。”

    那人拱手为礼,转身走了。

    https:///book/42127/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