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狼穴终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 钢铁历史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此看来,是否出好钢铁还是看冶铁的最终技能,而块炼铁应该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块炼铁要停止冶炼过程必须拆毁炉具,不能像炒钢那样精确控制炒炼时间。

    此外,由于后期出现的熔炼高炉的生产效率极高,半液态下碳的析出速度也高,高炉炒钢的生产效率也大大高于块炼铁。

    人类的技术工匠,通过反复热锻来提高钢材的质量,自然也锻造了八面汉剑这种历史名剑系列。

    华夏民族在汉朝时期,兵器的制造就已经很成熟与先进,至少冶铁,铸件技术比全世界早600年以上。

    灌钢据说是当时只有中国工匠在用。

    当时还有一种最小众的钢铁冶炼方法,叫坩锅法,也就是液态(半液态)炼钢法。

    印度和中国都出土过古代炼钢坩锅。有学者认为,大马士革钢就是坩锅钢,出口到中国的当时称为镔铁。

    一般为皇室贵族用来打造刀剑等宝剑。

    印度的坩锅可以达到1400度左右的冶炼温度,让钢在半液态环境下冶炼,而中国出土的坩锅据说在测试中可以承受1600度以上的高温,足以达到全液态冶炼的标准。

    不过中国的坩锅出土数量很少而且只有几个极短的时代,接着就消失了,并不比中世纪的生铁多到哪里去。

    西方一直在用一次还原法生产钢铁。罗马人似乎对钢知之甚少,他们的产品以熟铁为主。中世纪钢产品逐渐增多,竖炉逐渐代替了以前的地炉和平炉。

    竖炉冶炼的温度仍然在生铁的液化温度以下,所以从原理上说仍然是一种块炼铁。但是竖炉有沉降过程,而且有排渣功能,冶炼质量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但是由于竖炉没有出铁口(非液态,当然无法自己出来),因此冶炼完毕后必须熄火,再拆开炉体取铁,效率不高。

    欧洲从15~16世纪才开始用高炉冶炼生铁,之后高炉技术开始突飞猛进,吨的型号,把中国的技术远远的抛到了脑后。

    (也就是在17世纪,冶金学正式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接着到18世纪现代坩锅炼钢法出现,高品质弹簧钢和切削用超高碳钢都出现了。

    同样在18世纪,反射炉炒钢法大量运用与工业生产,撑起了第一次工业。19世纪中期,转炉、平炉、电炉相继问世。

    到19世纪末,欧洲的钢产量由几万吨上升到两千万吨,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自然,这也是欧洲战争最频繁的历史时期。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