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扬帆198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反倒释然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见周建平只是随便说说,常玉玲便没拿他的话当回事儿,“农村孩子,没那么矫情,咱们不都是这么长大的吗?”

    “那你也不该拿需要挣钱为借口,难道现在你缺钱花吗?”周建平虽然不生气,但玉玲下地种菜的举动,多少还是让他脸面上有些尴尬。

    “如果你认为我像其他村民一样下地种菜让你掉价了,你就直说。”

    “其实也没什么,你正好帮我们公司做了宣传,其他村民也许会说,你看人家周建平的老婆都愿意种菜,这件事肯定值得去做。”周建平反倒释然了。

    “这么说来,你该感谢我才对,干嘛跟我这么气呼呼的?”

    “我没有啊!”

    “没有就好。中午了,回家吧。”玉玲又朝毛毛喊道:“毛毛,让你爸领着,咱们该回家了。”

    午饭后,常玉玲冲周建平故意说道:“周大厂长,你是在家带孩子,还是跟我去地里种菜?”

    “这个----,毛毛,跟爸爸在家玩好吗?”周建平显然不愿下地干活,也许他根本就不会干。

    “我不跟爸爸玩,我要跟妈妈去。”毛毛跑过去抱着妈妈的大腿。

    “你这小子不识好歹,在家玩多好呀,非得跟着去地里,那里有啥玩头?”周建平其实根本不会哄孩子。

    “他跟你待的时间太短,跟你没感情,所以不愿跟你玩。”常玉玲道。

    正在这时,从院门口走进来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进门就问:“婶子,我叔在家吗?”

    “在家,媛媛咋来了?”常玉玲问。

    “这是谁家闺女呀?”周建平从屋里走出来。

    “这不是建良家的大闺女媛媛嘛,媛媛,找你叔干啥?”

    “我爸在地里干活,现在没时间,他让我过来告诉我叔,晚上去我家吃饭。”

    “嘿,建良二哥家的大闺女都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快呀!”周建平感叹道。

    “媛媛回去告诉你爸,就说你叔知道了,路上小心点。”常玉玲把媛媛打发走了,准备带着毛毛下地干活。

    “我怎么办?”周建平的意思是自己要不要跟着常玉玲去地里干活。

    “你?那么大的厂长,谁能管得了你?”

    “好不容易赶上了,不帮你干点,是不是不太好呀?”周建平可能觉得不伸手有点过意不去。

    “嗬,周厂长啥时候有了这么强的自觉性?你还是歇着吧,下午在家睡一觉,晚上正好去你二哥家喝酒。另外,种菜是我自愿的,我从来没指望过要你帮忙。”

    常玉玲这种说话口气,周建平早就听惯了,不让他帮忙正好,前一段出差一个来月,感觉很累,正好顺着玉玲的话,周建平下午在家美美地睡上一觉。

    ......

    五点左右,太阳还挂在西边的天际,绝大多数村民还在地里劳作,因为晚上有事,周建良早早就收工了,往家走的路上,他拐了个弯,来到周建平家的院子外敲门,周建平醒来,到院门口要把周建良往里迎,“我不进去了,中午我叫孩子过来不是跟你说了吗?晚上去我家吃饭,我这就回家准备,一会儿你早点过去。”周建良道。

    “你忙碌了一天,也很累,我看算了吧。”周建平推辞道。

    “说好的事,哪能随便算了?你早点过去吧,我先走了。”

    五点半,周建平来到建良家,跟他前后脚,许支书和村文书小周也到了,在院子里跟周建平寒暄一番后,许支书冲周建良大声问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我也五点钟才从地里回来,刚准备了两样,你们坐在院子里聊天,等着吧。”建良道。

    “我的意思,你还是停下吧,在地里忙碌了一整天,再回家炒菜做饭,我们于心不忍。”许支书道。

    “这都准备两样了,还是在我家吃吧。”

    “准备好了的让家里人吃,咱们快走,去村里的‘利民快餐’。”许支书催促道。

    到了村里那家快餐店,周建平坚持要请客,“第一,我们公司聘请那两位老师在这里吃饭签字的费用我还没结,因为他俩过段时间还要过来指导村民做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一会儿吃了饭我签个字就可以了,相对来说很方便;另外,我来村里很多次了,还没有请村委们吃过饭,以后大家都忙,见面的时间更少,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把村委们都叫来,大家一起吃顿饭。”

    “这多不好,本来我们诚心请你吃饭,最后弄得个你请我们。”周建良有点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不好的?都是自家人,我说句话你们也别多心,村里的经济条件是个什么状况,你们不说我也能想象得到,等村子发展好了,有钱了,我再回村里,你们请我吃饭,我绝不跟你们计较谁来结账。”周建平说的是大实话。

    许书记是个实在人,他认为周建平的话在理,“好吧,建平的一番心意,下回咱们来,小周你去通知另外两位村委,让他们抓紧时间过来。”

    等周建平跟村里的两位主要领导去厨房点好了菜,小周和另外两位村委成员也先后到达。虽然周建平请客,但酒水方面的服务工作,还得是文书小周来做。

    等待上菜的功夫,周建平说:“上午我去田间地头转了转,看到地里的出苗情况普遍都不错。”

    “情况的确不错,一开始大家都提心吊胆,总怕干不好,其实真正干起来,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也觉得不是多难。”许书记道。

    “书记觉得不难,那是因为咱们这些人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老师讲的操作要领和技术要点基本都能听懂,再加上实际操作时亲自示范,确实没感觉很难。但是不知道你注意没有,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村民,育苗期间他们基本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不过还好,最后总算都圆满完成了,我看他们地里的出苗情况也很好。”文书小周说道。

    “对文化程度很低的这部分人,今后要让每个自然村的农技员重点指导,将来的田间管理,掐尖除草,病虫害防治,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没有人指导,我怕他们做不好。”周建良道。

    “对,将来主要还是应该依靠村里培养的农技员,农科所聘请那两位,他们只是暂时兼职,不可能在村里待很长时间。”周建平这话已经说过不止一次,再次提出来,他想引起村委会对这个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