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也跟着微笑道:“啊……原来如此,十分合理的要求!袁将军既领冀州刺史,讨回自己的东西,理所应当!”
袁绍便问:“那么赵州牧可愿意归还本将军呢?”
赵二呵呵一笑道:“好东西,自然是人人想要的,袁将军想讨回,是合理要求。而本官想继续占有也是人之本性。故而,只有看谁拳头硬咯!”
袁绍哈哈大笑:“哈哈哈,赵州牧是真性情之人,本将军喜欢,那么我们就比一比拳头!”
“请!”“请!”
第二天,双方便摆好了阵势,准备打一场阵战。武将单挑这种事就免了,变数太大。况且那袁绍也知道赵二这边不缺猛将,那些猛将早在虎牢关就已经证实了他们的实力。
赵二这边,除了自己训练的步卒部队外,还有由高顺训练出来的、已经毕业了的冲击骑兵部队。
而袁绍那边,麹义则针对性地布置了大量骑兵和一定数量的混合步兵。
麹义作为一代名将,会根据对手情况的不同,而做出针对性的布置。上次在界桥之战时,因为知晓公孙瓒是以骑兵占优,步兵不堪。故而针对性布置了大量的弓弩手,通过抵近齐射来克制对方。
而这次,麹义认为青州军以步卒占优,并且步卒铁甲装备率高,弓弩难以起效。故而没有带太多弓弩手,而是专门从邻近的并州那边招募了不少匈奴骑兵。
在麹义看来,青州没有强大的骑兵,这从之前他们出兵渤海围剿黄巾波才部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而自己这边的匈奴骑兵足以压制对方的“劣质”骑兵,进而通过骑兵的机动性,对赵二的步兵进行针对性的打击。
即使不奏效,麹义也另有后招。
赵二这边,他进行了传统的阵型布置。一万名重装步兵在中央组成方阵,由自己亲自指挥。高顺的骑兵分列两侧,左翼一千五百名骑兵由高顺亲自指挥,右翼一千名骑兵则是由张飞带领。
对面麹义的配置与赵二这边有些类似。中央三万混合步兵,由麹义亲自率领。右翼——即赵二视角的左边,是颜良率领三千名匈奴骑兵,左翼则是文丑率领两千五百名匈奴骑兵。
与赵二这边略有不同的是,麹义还在军阵最前方布置了数百名精英游骑兵。这些游骑兵都是选拔自匈奴骑兵中的精锐,尤擅骑射,马术精湛,足以胜任风筝的任务。他们由一名匈奴人指挥。
乍一看,赵二这边似乎完全居于劣势。但是麹义知道,那一万重装步兵足以轻易击溃自己的三万混合步兵。
这三万人从一开始,麹义就没打算让他们投入战斗,他们的作用单纯就只是用来吸引赵二目光的。
他制胜的王牌还是手里的骑兵。在麹义看来,只要自己的骑兵直接上,那么便可以轻松取胜。不过那不是麹义的风格,不用点计谋,怎么能显示出自己的本事?
赵二问田豫:“小田子,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