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三国当军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士兵为吏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二问他:“这些犯人平时是一直在这里呆着,还是需要干什么活儿?”

    “回大人,按照以往的规矩,犯人都是需要做劳役的。像最近的一批犯人,刚被抓来时,还参与了修复城防的工作。不过后来由于县里人手不足,犯人无人看管,再加上县里平时也没什么需要做的,所以他们目前就闲下来了。”

    犯人干活与其他人不同,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来监视才行,一旦监视的人手不够,就容易出现犯人趁机逃跑的现象,甚至闹暴动都有可能。

    在以往,县里也可以把这些囚犯发配到其他地方,让人手充裕的地区来监管他们。只是现下黄巾之乱刚刚平定,各地监狱都囚满为患,哪里也不需要这里的囚犯。

    故而县里宁可让他们闲着,也不让他们去服苦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赵二对管全说:“嗯,知道了。你先忙你的去吧,下午我独自歇一会儿!”

    “谢大人!”

    打发走了管全之后,赵二分别找了刘备和简雍,见他们都在忙,就跟他们说晚上吃饭时一起商量下县务。二人自无不可。

    到了晚上了,赵二先是向他俩抱怨自己的工作多么繁重,说的好像整个县的事务里,除了摆弄文书这种“小事”外,其余的工作都是他的一样。这么说倒也不能算错,因为县尉是个负责具体执行的岗位,县里的任何行动最终都是要由县尉的人来实施的。但是刘备简雍所做的,可不是像赵二说得那样,摆弄摆弄文书那么简单。整个县里所有政策的指定、修改、审核、批阅,都是他俩来完成。而且他们还不能像赵二那样,把工作转交给手下就好。像这些政策性的东西,除了抄写之类不怎么需要动脑子的工作才能交给手下的文吏,其余的都得自己来。

    当然,刘备他们也不会跟赵二争辩这个,他们知道赵二只是随口抱怨下罢了。他们在等着赵二的下文,毕竟如果只是抱怨的话,没必要晚上聚在一起专门说这个。

    赵二喝了口酒,然后开始说正题:“刘兄,老简。今天那个管全跟我讲,咱们县里目前缺少吏员,导致很多县务都无法正常运行,不知你们的手下跟你们说了没有。”

    刘备答道:“说了。这个招募人手的事,我自然是责无旁贷。不过咱们三人初来此地,人生地不熟的,一时还难以下手。宪和你怎么看?”

    简雍捋了下胡须,说:“正是如此。这吏员的选拔,向来是由地方上的人来举荐担任。我等亦可以照此旧历,听取手下本地吏员的意见,由他们来举荐。”

    刘备又问赵二:“双飞你觉得呢?”

    赵二摇头道:“我的意见与老简不同。我觉得,如果咱们只是去做普通的县官,只想安安稳稳的在地方上熬资历。那大可像其他县官那样做。但咱毕竟不同。”

    刘备明白赵二的意思,他是想说,这次来管县当官,可不是来混官场资历的。他们是要将这里建设成一个最初的根据地,以备日后天下有变之时,能有有一股自己的力量可以调用。

    刘备有野心,这事在他们几人中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不然的话,当初在幽州呆着就好,干嘛非要全国四处跑急着立功。等朝廷安排官职下来了,又为啥留着这么多私军而不遣散,只是一直以来众人都不说破而已。

    当然,野心这东西都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现在的刘备,最大的野望不过是当个地方上的小头头,搞搞割据而已。真要对他说让他去当皇帝,他还是会吓得筷子掉地上,不敢奢望。

    赵二继续分析道:“咱们这有几千士兵要养。而如果要想养得起他们,以备将来之用,那么仅靠朝廷拨下来的那点粮饷肯定是不够的。咱们必须得对县里进行一定的改革,以适应咱们目前的情况。而要想顺利进行这些改革,那么就不能被当地人所掣肘。其中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县里的吏员都变成咱们的人,只听咱们的命令。现在管县吏员极度缺乏,正是一个好机会。咱们可以直接在这些空缺上填上自己的人,将县里从上到下牢牢控制住,这样一来就没人能够阻止咱们了。”

    刘备点头同意道:“双飞说得有道理,那么这些位置的人选,你是怎么考虑的?”

    赵二把白天的想法说了出来:“据管全说,目前县里所需要的吏员,除了少数文吏外,基本都是我的手下,而且这些手下还都是些只需要力气的人。那么我就考虑,反正咱们有士兵要养,与其让他们干吃粮,不如直接把这些吏员的名额给他们。”

    简雍赞道:“真是妙策。这样一来,不仅吏员的人选有了,还可以拿这些原本用来养吏的钱粮,用以弥补养兵的花费。只是……”

    简雍捋了下胡子,然后继续道:“虽然我接触得不多,但还是知道这些吏员中有不少陋习,比如门子索贿之类的。如果让咱们的精锐士兵长期做这个,难免会被带坏,进而影响战斗力啊!”

    “嗯……这是个问题。”赵二敲了敲桌子,吃了几颗豆子,饮了一口黄酒,然后继续道:“我想可以有两个办法,两种办法并行。”

    二人也没凑趣得问他“什么方法?”只等赵二接着往下说。

    赵二站起身来,一边踱步一边说:“一个方法自然是靠军法约束,但凡违反纪律的,一律军法处置。这些士兵一向听命令惯了,倒不至于制不住。”

    赵二又坐下来,“另一个方法就是将其中那些无关紧要,却又容易受贿的岗位,比如狱吏、门子之类的工作仍由本地人担任,咱们的人只担任那些重要的,比较依靠武力的岗位,比如巡街差役之类的岗位。”

    刘备问道:“这些兵是从战兵里选,还是辅兵里选?”

    赵二又思考了下,说:“都有。县城里面的由战兵来做,不过不能由固定的人来做。这一千人里头,每次从里面抽出一两队来执行巡逻治安的任务。这样一来,他们往往很长时间才能轮到一次,这样可以尽可能得避免他们腐化。而下面的乡亭地方……刘兄,当初咱们决定的是让战兵来驻守,辅兵去屯田是吧?”

    “是的”。

    刘备几人在刚来管县第一天时,就定下了让战兵继续当兵,辅兵去屯田以解决县里人力流失和田地荒废的问题。

    屯田这个制度其实在这个时代早已经不新鲜,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了,而到了东汉末年诸侯并起之时,几乎所有诸侯都相继采用了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