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谋断九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2章 野心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62章野心

    如果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鲍敦鲍三爷觉得自己宁可带领家中老小去别处避难,也不会留下来做汝南城主。

    “淮州有消息吗?”鲍敦向进来的士兵问道。

    士兵摇摇头,不忍心直接回答,“城外梁军倒是派来一位使者。”

    “不见,梁军不过是想让我投降,没什么可说的。”

    士兵应声是,转身退下。

    “等等。”鲍敦改变主意,“请进来吧,或许这一次梁军能稍微讲些道理。”

    鲍敦拒绝入住官府衙门,仍在自家宅院里发号施令,将领们陆续进来,通报守城事宜,与昨天相比没什么变化,越听越令人心寒,鲍敦打断说话者,向几名将领道:“盛家看来是不会派援兵过来了。”

    一名将领道:“三爷先别沮丧,丢掉汝南,对淮州有弊无利,盛家不至于见死不救,想是在调兵遣将,咱们多坚持一阵……”

    鲍敦笑了,“汝南并非淮州重要门户,盛家无意固守,咱们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诸将不语,沉默多时,一人道:“三爷是要向梁军投降吗?”

    “只要能保满城兵民平安,向谁投降都行,汝南原来就是洛州之城。”

    “梁王却不是洛州之主,他只是凑巧占据东都和几处郡县,连洛州的一半都不到。”

    “即便如此,梁王兵多将广,仍是洛州霸主。”

    诸将互相看看,另一人道:“如果只是改换旗帜,向梁王投降亦无不可,可梁王乃是要派兵进城,还要夺三爷的城主之位……”

    “城主从来非我所愿,有人愿意接任,我感激不尽,梁军若能保证入城之后秋毫不犯,让他们进来也无妨。”

    诸将不语,都觉得鲍敦意气消沉,但是他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一名将官匆匆跑进来,面带惊慌,“三爷,怪事来了……”

    鲍敦吃了一惊,起身道:“梁军攻城?大家准备,梁军若是用强,汝南城绝不能降……”

    “梁军没有攻城。”将官急忙道:“是那位使者……”

    “使者怎么了?”

    “那位使者好像……好像……”

    “利索些。”鲍敦喝道。

    “好像是大都督徐础……”

    “你确认?”鲍敦更加吃惊。

    “看着很像,我跑来告诉三爷一声,没再仔细看。”

    “使者何在?”

    “已经进城,正往这边来,应该很快就到了吧。”

    鲍敦带领诸将大步出厅,直奔院门,正好撞见使者。

    徐础孤身一人进城,快步上前,拱手笑道:“三爷好久不见。”

    鲍敦脸一红,再见到徐础,他不仅意外,还有些羞愧,“没想到……真没想到……”

    “我现在无官无职,三爷看得起的话,称我一声‘先生’吧。”徐础先解决称呼的尴尬。

    鲍敦干笑两声,“徐先生请进,那个……摆酒设宴,为徐先生接风洗尘。”

    “我待会就得出城复命,杯茶足矣。”

    将领们也都与鲍敦一样不知所措,簇拥两人进客厅,得到鲍敦暗示之后,陆续退出,一到外面就互相议论。

    “样子没变,可是看上去却像换了一个人。”

    “是啊,不像大都督,更不像吴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厅内,鲍敦如坐针毡,喝一口茶水之后,干脆将话挑明,“当初的事情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徐先生远在东都,淮州军却已到了城下,而且盛家又是……”

    “盛家又打朝廷的旗号,东都诸军却是反军,汝南兵民更愿意归属正统。我明白,若是换我守城,十有八九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徐先生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守住城池。”鲍敦叹息道。

    “也会惹来更多的敌人。”徐础不愿多谈往事,“我来不为叙旧,乃是劝降。”

    “徐公子亲来,我愿意投降。”

    “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我不敢提什么条件,只想求徐公子给汝南城求个人情。”

    “请梁王不要惊扰城中兵民?”

    “正是,汝南将士不多,满打满算,不超过五千人,百姓倒有不少,老弱妇孺居多,对梁军没有多少威胁。”

    徐础沉默不应。

    鲍敦道:“我知道这很难,梁王要钱要粮,我尽量满足,想要人质,我亲自去给他充当随从。”

    徐础摇头,“鲍三爷想过没有,像你这样,能保护汝南多久?”

    换成鲍敦沉默不应。

    “即便梁王肯卖我一个人情,也不过是权宜之计,等淮州军攻来,梁王要么驱汝南兵民与之死战,要么毁城返回东都,一切人口必须跟随,或者被杀。”

    这正是鲍敦最不敢设想但是心知肚明的结果。

    “我总以为乱世很快能够结束……唉,一错再错,当初我就不应该当这个城主,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却揽下如此重大的职责,是我不自量力,如今骑虎难下……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有。”

    鲍敦起身,将要下跪,徐础急忙扶起,“鲍三爷不可行此大礼,我指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可能比守城更难。”

    “只要是条活路,多难我都走了,至于是福是祸,我自己承担,与徐先生无关,徐先生对汝南的指引之恩,我永世不忘。”

    徐础笑了笑,鲍敦是个实诚人,极少夸大自己的兵力,但是他的“永世不忘”并不值得当真。

    “汝南城小,断无自保之力,为全城兵民计,鲍三爷需奋起一击,跨郡连城,招兵买马,方有一线生机。”

    鲍敦一愣,“徐先生……是梁王的说客吧?”

    “算是。”

    “可徐先生却劝我自立,慢说我没有此意,便是有,如今形势也不允许啊。”

    “鲍三爷只要生此雄心,就容易迈出第一步。”

    “第一步是什么?”

    “随梁王北上,建立军功。”

    鲍敦又是一愣,“依徐先生之计,汝南百姓或得保全,将士却会有许多伤亡。”

    “并无两全之策。”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