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营京畿守军,有一营支持暴动,杀了本营的贵族将领,跟着开进了武安卫,跟先前那营会合,反攻为守,把武安卫控制在自己手里。另两营,一营不动,观望。一营便想攻进都城,拿下哗变兵卒,并号召各地军队勤王。
至此,喆国局势,急转而下。
军队兵卒都有遭受贵族将领欺压,不当人看的血泪经历,各地驻军都有兵卒对京畿守军被要求带伤带病坚决操练,操练不好还要被砍头的经历表示深深同情和理解。也不知道各地军营之间,有没有幕后势力进行游说串联,一夜之间,又有好几个驻区的军营发生暴动,攻占了当地郡府,同样提出“施药救患,减税减赋,免除徭役,废除贵庶”的口号,跟都城的哗变兵卒遥相呼应。
那些被贵族将领们带着前来勤王的兵卒,在攻打武安卫时,念着大家都是受欺压,受盘剥的庶族兵卒,攻城时便攻得无精打采,有气无力,慢慢腾腾攻到城下,交手不到几下,就快速败退了!
相持了几天,喆国局势越加的千钧一发,只怕哗变兵卒随时都能演变成叛乱,不管不顾地攻下皇宫,杀了绍元帝,另立新帝!
整个喆国都是声援哗变兵卒的百姓和兵卒,要求“施药救患,减税减赋,免除徭役,废除贵庶”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朝堂风雨飘摇。甚至听说,有亲王跟哗变兵卒进行了接触谈判,答应只要哗变兵卒拥立自己,就实现哗变兵卒们开出的“施药救患,减税减赋,免除徭役,废除贵庶”等条件,也不追究哗变兵卒罪责。
本国的兵卒实在指望不上,绍元帝只得一边派大臣们跟哗变兵卒们假意谈判,拖延时间,一边火速派使向凤国求援。
自然,喆国来使不可能说得这么详尽,能出使喆国,也是一品大官,自己国家的丢脸事,不可能拿到凤国朝堂上去说,只称因喆国未施药救治瘟疫,引发军中染疫兵卒哗变,围困皇宫,请求凤国火速派兵前往武安卫,帮助喆国平灭镇压哗变兵卒,至于后续喆国为了这次出兵,能给凤国什么好处,可以缓一步再议。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