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公子无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贾代儒震惊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族学位于荣国府西侧,也是宁荣街西侧,不远,一里之地,由贾氏宗族有爵位的人出钱扶持。贾府目前有爵位的只有两个,荣国府一等将军贾赦,宁国府三品威烈将军贾珍,贾珍还是族长。贾珍之父贾敬虽是乙卯科进士,却在都外玄真观炼丹,进士出身啊,然而无意为官,是看破红尘、躲避是非,还是想修炼到化神期、飞升仙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飞鸟对鸣虫……”

    春日早晨,空气清新,晨曦透过薄雾照进学堂窗口,他们念出朗朗上口的《声律启蒙》。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之后,有八股,互成对偶,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还要讲平仄音,因此这《声律启蒙》之类的,是必学的。当然八股文的艰难不止于此,容后再论。

    贾代儒粗略讲了几首《诗经》,午时休息,贾琮便见来学堂读书的人很多,除贾环、贾兰、贾菌、贾宝玉,还有贾瑞、薛蟠、金荣、香怜、玉爱、贾蔷……

    略微恍然,贾琮已经根据种种迹象、年龄推测出原著的详细进境了,秦钟没来学堂,但宝玉已和秦钟认识,他们明年就会发展基情……

    按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红楼记历》,今年是第九年,明年秦可卿“得病”,后年“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不对,按更古老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应该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悲剧的红楼梦,是否会因为他的意外出现而改变轨迹呢?

    蒙学他已倒背如流,五经在顺朝乡试、会试、殿试选一经即可,四书必读,除四书外,贾琮专攻《诗经》,他有前世的学习方法,记忆加理解、碎片化吸收、分类吸收等,再加前世的国学底子,不是十分吃力。

    贾代儒是贾琮的族叔祖,也是代字辈仅存的几人之一,几十年未考上秀才,是个老童生,但人家也是通过了县试、府试的,院试屡试不中,在古代,六七十岁的老童生并不稀奇,科举艰难,胜于高考。

    贾琮在课堂虚心听取了贾代儒讲解的《诗经,国风》,不像其他顽童一般应付敷衍,颇有心得。

    申时末,学堂大院闹哄哄的,放学了,甬道的人三五成群,如出笼之鸟,孙福提包裹在后,贾琮叫他准备五两银子,说道:“先不回府里,到太爷门下拜见。”

    ……

    三面围墙,一面出口正对宁荣街,里面北方、东方有房,一律青瓦小屋,隔成几间,北方正房除用作客厅外,尚有两间偏房,丫头只有一个,这便是族叔祖贾代儒的家。

    “琮儿何需如此破费?”贾代儒放下书本,迎族孙进客厅,命丫头上茶来,嘴上应承,银子推辞两遍却收了。

    “太爷身为孙辈的族学老师,收些贽见礼,理所应当。太爷又是孙辈的族叔祖,孙辈孝敬,又有何妨?”贾琮下首坐下,不急不躁,也不忙喝茶。

    贾代儒一家,生活水平与宁、荣二府相比,犹如天上地下,贾代儒亲孙贾瑞觊觎王熙凤,而被王熙凤的“相思计”害死,期间给贾瑞买人参也买不起,要到西府去求……这些信息,贾琮从红楼中了若指掌,知道贾代儒会收礼的,他这么做,自然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传闻贾琮转了性子,果然不假。”贾代儒心想,问道:“你可是有事相求?”

    “太爷明鉴,族孙冒昧了。”贾琮起身作揖道:“族孙请太爷出题,想临场作一篇时文。若是能入太爷之目,还请太爷代为转告家严,族孙想参加壬申年的宛平县试。若不能入目,族孙聆听教诲,再学习就是。”

    “什么?!你能写八股?还要参加今年县试?”贾代儒震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打量这个族孙,彬彬有礼、言辞恳切,岂是亲孙贾瑞能比,虽然不大相信,因有送礼在先之故,便道:“也好,你听清题目‘狗吠’,开始破题吧,假使题目破得不好,就不必再作了。”

    狗吠,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话是“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是孟子对梁惠王说的话。

    这就是熟读四书的必要性了,四书如果不滚瓜烂熟,怎么破?怎么写?

    丫头捧上笔墨纸砚,贾琮一月苦读四书,加之前世底子,已经快要接近融会贯通的境界了,题目岂能不熟,当下想了片刻,挥毫写出几笔颜体,破题道:

    “物又有以类应者,可以观齐俗矣。”

    孟子当时是对梁惠王说齐国的风俗,贾琮开篇即笼罩全题,磅礴大气!

    “善!”贾代儒拍案叫绝,质疑不禁降了几分,可见贾琮是学过时文的,就不知是何人教他,难道是自学的不成?

    “夫狗,亦民间之常畜也……若曰,辩物者,所以观国俗……”承题、起讲都还中规中矩。

    进入正题“……由是国风十五,而卢令志美,独夸东海之强。甚而食客三千,狗盗争雄,尝脱西秦之险……”

    差不多花了半个时辰,才写完一篇八股文。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在平仄、对仗上无可挑剔,但是,作为老童生,又讲学多年的贾代儒,还是发现了一个漏洞,这个漏洞无关八股文的文体是否合格,而是春秋战国历史的矛盾。

    这又是八股文的另一艰难之处:考据。一篇八股文,代圣贤立言,引经据典,自然就会涉及史实,考官一旦读出你史实矛盾,卷子就会黜落。八股,难倒了多少先辈。

    贾代儒没有及时提醒贾琮,一名八岁童子,能写出一篇合格的八股文,已是极为难得,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也不是多么匪夷所思,史上也有神童存在,贾代儒勉励道:“你的确令我刮目相看,此篇制艺,我会传交令尊,如此看来,你四书已熟,不宜在族学荒废学业,应寻觅良师指导。”

    又从书房找了一本《八股启蒙》、一本《字眼便用》,告诫道:“你虽是我族孙,也是我门下学生,我自当出力,平时更应揣摩学习,戒骄戒躁。但今年宛平县试,能否赶得上,尚未可知,明年癸酉,三道童子试一年考,再接乡试,也未为不可,还是不要太急进。”

    “是,族孙谢过太爷了。”贾琮收好两本书,留下那篇《狗吠》,因为贾代儒是老师,又是贾赦、贾政的族叔,由他出面,更为顺利。

    ……

    酉时三刻,主仆二人回到小院,贾琮惯例打太极、做俯卧撑、跑步,先锻炼半个时辰,再沐浴、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