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80当大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6章 骨鲠在喉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为所有的科技股公司老闆,都是在公众和资本界对“科技企业在技术换代时能不能扛过去”这个问题的过分乐观中,得到了好处的。

    全美股市上的科技公司,都是因为公众的这一盲目自信,享受到了股价市盈率比其他传统行业高好几倍的待遇。无论是当年巅峰期的雅达利还是现在的王安,乃至微软苹果IBM,都是受益的。

    无非IBM这种太老牌的,受益幅度小一些,王安苹果微软这些,受益幅度大一些。

    所以除了顾骜这个彻底隔绝股市的存在,没有人会站出来唱衰自己的。

    麦克纳马思想搞个足以标榜自己业界良心的大新闻,他没法跟比尔盖茨合作,也没法跟乔布斯或者王安合作。

    这种情况下,礼遇一下顾骜,也是合则两利的事情了。

    没什么情分可言,只是双方各怀鬼胎各取所需。

    ……

    一部不到半个月就超过50万销量的巨着,当然瞬间就激起了美国有关业界的千层浪。

    最初一周多的短暂宁静,不过是因为大家都还在仔细读书,来不及支援或者开喷。等细细读完之后,就是社会舆论总共鸣的时候。

    硬碟和内存行业的公司,是最噤若寒蝉的,因为顾骜就是拿了它们的一些案例来鞭尸,顾骜说的全对,铁证如山,还有什么好反驳的?

    不过,也有两家如今还比较孱弱的新存储公司,希捷和西数(WD,西部数据),跳了出来,高调宣布它们是完全没有迎合目前小型机市场的主流客户的,它们非常开放,愿意平等地服务如今还不算大的个人电脑市场的小客户,为这些小客户提供定製。

    希捷和西数还专门自己掏钱开了新闻发布会,或者是让公司CEO上访谈节目,大谈特谈自己跟目前业内比自己牛逼的硬碟巨头相比,有什么转型上的轻便优势。

    它们这么一搞之后,希捷和西数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价格,居然还应声涨价了一波。而被他们“诋毁”为“被IBM这样的大客户捆住了手脚、失去了创新力”的一家目前硬碟业内巨头,也被华尔街好几大机构调低了估值,股票连跌了好几天。

    有了硬碟和内存行业主要企业的这一波波动后,所有散户也好,机构投资人也好,对顾骜捅破的这一层窗户纸,重视度自然更高了。

    太可怕了,顾骜这是分析了一波该行业内某些模式有前途、某些模式没前途。然后那些被顾骜说有前途的公司直接就涨了,顾骜说没前途的直接就跌了,这是比股神还厉害的控制力呀。

    而顾骜在《创新者的窘境》里鞭尸的第二波行业,暂时没什么好反应的,因为书里的第二部分鞭尸的是顾骜自己干掉雅达利的过程,雅达利如今都死透了,不存在了,也就没得跌了。

    这就轮到了书里分析的第三个行业,计算机整机的行业。

    IBM率先跳了出来,强调自己是扛过了好几个时代的,是与计算机这个行业天地同寿的,可见IBM的代际转型没问题。

    IBM这么说,固然是为了把自己摘出去,置身事外的一种尝试,不过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大家都暂时相信IBM是个特例,可以躲避科技迭代周期律。

    然后锅就集中由微软、苹果和王安来分了,英特尔这些提供配套的,也略有波及。

    微软很舒服,比尔盖茨代表的是新兴力量,他藉机宣扬了好多颠複性的、降低全行业准入门槛和用户成本的概念,大力宣传开放式相容机系统思路。

    换言之,微软是很乐意顾骜跳出来捅破窗户纸的,因为微软可以把自己装扮成革别人的命的角色。

    而苹果和王安,以及其他基于旧时代逻辑、同时名声和品牌更卑微的小电脑公司,就很难受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