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什么阿狗他家那孩儿生来就开天眼什么的……其实这事啊,就是因为这山民几代人都住这山里,就连遗传基因里都有了这地方的印记,所以,当那棵千年老树枯死以后,这里的地域磁场就发生了一点扰动,就好像是磁场的电流突然就滋了一声……要说这种扰动现象啊……要是谁给我一百万的钱,我保证能买到设备把这电流给显示出来,不过这一百万花剩下的要归我……好吧,其实有些医用设备也能间接证明出来……
刚说到……哦,这树死了,磁场受到扰动……为毛?因为这树在这里都上千年了,和这区域的地壳板块受到同样的上千年的自然磨合了,这树本身就已经和这地域几乎融为了一体,就好比这片地壳板块是身体,这树是腿,那个山民是指甲,所以,老树枯死了,那山民感觉到了,不稀奇,电流,隔壁的大腿滋了一声,动了一下,而这边指甲的电流因为是相通的,所以是慢了还是快了还是强了弱了都有可能,就是受影响了,就知道隔壁大腿出事了……就这么简单。
这也是“土生土长”,“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等等说法的一种解释了,人和故土就是有一个磁场共享的生理联系,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故乡,确实算得上是人的第二个母亲。
在一个地方生活得越久,人和地域的联系就越是紧密。这不是纯粹的感情,而是生理上的事实反馈给人的大脑,而大脑做出判定,返还给情绪的生理情报,产生的“乡情”这种感情。
不过,地域有大有小,还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不是说这地域的地壳形态是怎样,那么区域磁场就是怎样,这不对,而且,区域磁场和地壳板块普遍都不一样,在地壳形成的初期,区域磁场的初始大小、形状、强弱、范围等等,和地壳板块关系很大,这是初始,到了发展阶段,比如有了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变迁,人的居住、改造、建造、破坏……所以,区域磁场一直都是随着各种因素而不断微微的变动的,当然了,要是碰到海啸地震这种严重的地壳改变,那这个地域的磁场就得重新洗牌了。
说了这么多,刚我就是讲的我老家镇上附近的山水,很普通,其实就是因为那里的山水的区域磁场不在我住的地方,我住在镇上,这镇上的这块区域磁场,因为动植物很少,人的流动很大,不断扰乱改变地域磁场,磁场就不稳定,所以,我的故乡情结就没那么重了……这也是现在的城镇人口对外出打工,北上南下没什么抗拒的原因。而在以前,很多人死都要爬回故乡去死,就是因为那时候的城镇基建少,人口流动不大,世代居住在一个地方的情况很多,那些人的生理磁场电流和本土磁场电流的同步融合很紧密,要分开的话,生理上自己就会很抗拒,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离开本土这个第二个母亲。
可是这青城山,就有点儿不一样了,我这明显感觉很舒服啊,比在老家还有在哪儿都要舒服,这我是从生理上的接收感受上来说的,这青城山要打个比方的话,虽然不到故乡母亲那种程度,可也能跟我二叔那种程度差不多,亲那!这青城山,还真不是普通的山啊水的……我爸上次在售票处说那啥了……反正是山啊水的,到处都差不多,有啥看头嘛……现在看来,我爸真心是要省门票钱才这么说的啊。
……
一路我就瞎想着这些有的没的,跟着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爬到一个休息用的小凉亭,就见凉亭子里坐了个中年人,看样子正等着我们。
余总招呼我们都在凉亭里休息,然后跟那中年人握了握手,说了两句客气话,就都这么坐着休息了。
那中年人偶尔跟我们也寒暄两句,什么“辛苦了啊”,“晚上是不是冷啊”,“年轻人就是精神好啊”什么的,我跟王晨有一句没一句的答着“没事没事”,“嗯,还好”,“空气好,不是很累”……程楠宁坐那一句话都不说。
坐了有10来分钟,余总就招呼我们继续爬山了,这次不同,不是走的刚我们一直走的那种游客小道,而是直接就从离水道好几米高的这小凉亭下了水,摸索着踩了几块大石头跨过了水道,上了对面的小土坡,开始钻树林了。
这下子就没那心情享受爬山的那一点点乐趣了,这树林子,小土坡,小水道,交替着过,基本没什么路,不过还好,并没有像电视里那种大丛林那么难走,偶尔也能路过有人为搭建的简易休息的地方。
就这么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地方了。
说是到地方了,其实还没到,不过有声音,能听到了,隐隐约约……再走了一会儿,听得稍微清楚了点儿,是有人在朗读,文言文,不过声音很奇怪……又走了一阵子,听清楚了……确实是有人在朗读:“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
跟着这声音走了半小时,钻出小林子,终于到了,眼前是一片稍微开阔的地方。
一个没牌匾的小凉亭,凉亭里两个人,盛装戴冠,应该是道士吧,都中年人。
其中一个双手捧着一大本像是画册的东西,面对面站着另一个,正看着册子,手里拿了个话筒,大声念着:“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
这爬了一大晚上的山了,不会是把我给爬糊涂了吧……这幽幽青城,道学圣地,刚路上那似幻似真的神仙话语还犹在耳边,让我心生敬意胸怀憧憬的……你给我拿了个麦克风在喊麦?
没搞错吧……近了一看,地上还黑糊糊的一大坨,真就是个……音箱。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