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骑绝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 教育现状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7月11日星期四。

    这天是张子琦在首都参加节目录制的日子,也是林明期末考试最后一天。

    四中外面车水马龙,一辆辆公交车和私家车在拥挤的道路上来来往往。因为车流量大,还总有学生穿梭在车流的海洋里,很容易出现紧急刹车的情况,使得每一个司机都开得小心翼翼。

    连日来的大雨,终于开始放晴。虽然不是烈阳高照,但至少天气好了很多,空气中湿漉漉的,有股潮湿的味道。就像是洗了一把脸,却没有用毛巾擦干。

    林明走在学生的人群里,周围全是学生和家长。四中有一半的学生住校,四分之一走读,剩下的四分之一则是陪读。

    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到校门口,还不忘了嘱咐各种考试秘诀,“儿子,沉着,冷静。今天下午考最后一门大课数学,是你的拿分强项,只要排到年级前100,二本十拿九稳。认真审题,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知道吗?”

    “毛利坨,难题考能力,易题考规范。如果这次考试题目难度大,你就要注意方法,量力而行。先将容易的,会的,能捞分的题目做完,然后细致规范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再去攻克难关。”

    “心态很重要,当年我高考那会,整个县城只有两个人考上大学,其中为什么就有我?就因为我比别人更加冷静一点,女儿,放轻松,大胆去考。相信你自己能成功。”

    “欣欣,中午回家就别回家吃饭了,妈妈给你送到学校来。抓紧时间看看书,万一刚好看到了下午的考点呢?妈妈没读过书,就指望你考上大学扬眉吐气。”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世种种,浮生百态。在这一刻,显得淋漓尽致,倒是可怜了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女操碎了心。

    林明看到了不止一个学生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态,虽然只是高一高二的期末考试,但它决定了未来一年,你在班里的地位排名和学习成绩。更加决定了你这一年是否会继续努力奋斗的心态,考试排名,就是学生的一切,学生的生命。

    因为四中的学生,远远不像一中那么光鲜亮丽,他们很多来自云城周边的农村,为了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而努力拼搏。所以这一场考试,不仅是关乎他们现在的考试,也是关乎他们的未来,关乎他们一生命运的考试。

    林明就像是一个旁观者,在一旁看着车流,看着那些校门口的学生,一个个汇进考场,而那些父母家长们的表情则更丰富一些,期许,忧虑,焦灼.....各式各样的神态,组成一片浮世众生的绘像。

    这就是国内应试教育的现状。考试,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一考定终生。凭借期中和期末两场大考,就决定了你在年级的排名,也决定了你未来是否能上名校,光宗耀祖。

    林明忽然有些恍惚,看着眼前这些惴惴不安的芸芸学子,脑中却是浮现出了很多年后,在网络上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如潮水般批判和唾弃.....

    那个时候,随着时代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网络和新闻媒体广泛开始关心教育问题。国内的应试教育制度实行了很多年,一直为人诟病。有人说,它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从小就为了应付考试而忙于学习,根本没法培养课余兴趣爱好。还有人说,它有失于公正和偏颇,考试成绩成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分高低是从,让一些严重偏科的学生,自此被埋没。更有人说,应试教育根本就是一种糟粕,哑巴英语,高分低能频频出现,是国人最大的悲哀。

    甚至有人大肆鼓吹读书无论用,说比尔·盖兹中途辍学开办公司,这才成为世界首富。他要是继续完成学业,根本创建不了微软。而且生活中到处都有连小学都没毕业的暴发户大老板,读书出来,还不是得为他们打工?

    所以,读书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早点出来混社会,自力更生,用双手努力创造自己的明天。等自己成了老板,就让那些大学生给自己打工,告诉他们人生的意义不止是读书那么简单。

    这似乎成了一种社会常态,特别是到了后来。大学生不如狗,研究生满地走的年代。教育机制和读书无用论,愈演愈烈,网络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帖子。

    铺天盖地,如潮水一般。

    也有人反驳说读书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为日后买车买房做铺垫,摆脱家庭贫困的困扰。但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学历文凭并不是获得财富的唯一标准。80-90年代下海经商的大部分人,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一些暴发户大老板,凭的是胆大心细,抓住商机靠自己双手富裕起来。也没见谁不读书,就一定得穷一辈子。就好像林明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的大舅方俊雄,就读过小学二年级,照样身家千万。

    反而很多读书出来的人,碌碌无为地过了一辈子。没有任何作为,甚至到死的时候,住的还是单位分配的房子,留不下什么遗产给子孙后代。林明后世大学有个兄弟的父亲,80年代的专科生,当了一辈子大学老师,就是这样的结局。

    所以这不是在后世互联网上面能看到的故事,其实每个人周边就有很多现实例子,林明前世在学校成绩不是最顶尖,但出来后凭借自己,也还是混得比一些学历更高的同学好,甚至月收入差距非常大。

    这世上太多各种各样的事迹,让后世的人们越来越觉得应试教育机制实在有问题。逐渐将读书妖魔化,甚至很多家庭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私下开设家庭课堂,从而让他们摆脱应试教育,让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不得不说,这似乎是一个社会进阶的过程,就如西方那种兴趣教育一样,充满了新式教育意义。但这只是少数部分,精英教育的基础,就在于自身温饱之余拥有一定财力。如果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也就谈不上再来玩什么兴趣教育和精英教育的问题。

    原来社会风气对学历文凭要求很高,好的大学文凭成为紧俏货,愈发的显得读书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将读书视为鲤鱼跃龙门的唯一途径,十年苦读,看得很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十多年后,人们逐渐发现好的并不一定具备好的能力。典型的例子在林明当年出身编导班,班里有的同学摄像技术好,有的同学有后期制作的才能。还有的干脆混了四年,在网吧打了四年游戏,什么都没学会。

    所以在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