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脑子很清醒,可赵高还是忍不住新鲜感爆棚,只感觉新奇无比,民国啊!还有日本鬼子,真正的日本鬼子。
于是嘴总是说个不停,看谁也都想搭句话,当然也是因为民国时期中国人的思想已经不再被束缚,基本能理解听懂赵高说的话,只不过意识还停留在民国。
就像是我知道你们,了解你们民国时期的一切,但你们却不知道我,一种先知的优越感让赵高兴奋的难以停下来。或者说是依旧因为穿越而忍不住兴奋,还没有融入真正的民国时代。
饭菜很快就上来,没有大鱼大肉,就只是两份米饭,然后一份菜,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就只觉饿的难受,自不知道自己已经睡了两天,当然会感到很饿。
“德财,你不知道吧,其实日本人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后代。”
“啊?不可能吧!”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武大郎听说过吧?”
“这个知道,戏曲里的,有个媳妇叫什么来着,挺浪的,还偷了人。”
“嗯,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这媳妇被人偷了,打又打不过,可谓士可杀不可辱,于是便一气之下,投黄河自杀了。
然后没想不但没淹死,还随着飘啊飘,飘到了海外的一个岛子上,被岛上的渔民打捞所救。
结果一看竟然是一个无比高大,英俊,威猛的男人……”
“啊?二爷,您搞错了吧,我记得戏曲里讲武大郎又矮又,长得绝对算不上英俊威猛。”
赵高不由就是翻一个眼。
“你特么懂个屁!高大,英俊,威猛,当然是相对岛上的渔民而言,你可以想象那岛上的渔民都长什么样了。”
“那岂不是又矮又丑,他娘的,武大郎都算高大,英俊,威猛,那要是我去了……”
“你现在也可以去。”
赵高不由再次翻一个眼。
“于是那些渔民都是纷纷大喜,互相奔走相告,想到自己祖祖辈辈都那么矮,就想用武大郎身高优势改良一下岛上的人种!结果就推举了武大郎为国王,然后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当然自远不止这些,很多人都是主动送妻子给国王宠幸。”
“还有这好事,可那些人……”
某人完全懵逼,也有人听得忍不住嘴角抽动。
“再然后这武大郎当国王就当出了滋味,想到中原的皇帝又叫天子,为了区分开,干脆便自称天皇。
可有了国家,没有文字也不行,关键是这货认识的字总共也没有德财你多,只记得一些偏旁部首,谁叫我们的汉字实在太过复杂。于是其便就以那些偏旁部首造了自己的文字,这就是日本文字的由来。
再后来便又想到了国旗,可你也知道,那武大郎根本连字都不识几个,满脑子里都是烧饼,于是便干脆扯下自己白色的兜裆布,在上边画了一个又红又圆的烧饼图案。
你知道日本人为什么叫太郎,一郎的很多,但就是没有叫大郎的,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某人茫然的摇摇头,已经听得完全傻眼。
“因为那是他们日本人的忌讳!第一任天皇,也就是他们的祖先,名字叫武大郎,他们自然便不能叫大郎。
而武大郎自然也记得自己的弟弟,于是便又下令,所有人都不能叫二郎,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二郎不叫二郎,偏要叫次郎。
不然德财你给老子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们就没有一个叫大郎二郎的?”
“好像还真是啊。”
某人茫然摇头。
终于纵是茶楼里的小二都听得忍不住咧开嘴,而上前笑道。
“这位爷说法还真是新鲜,看在爷这个笑话的份上,这顿饭就由小的请了。”
“什么笑话,不然你小子给我解释一下,他们日本人身高是怎么高起来的?又为什么就没有人叫大郎二郎?”
“呵呵,爷您别生气,别生气,小的就只是一说。”
“当然这也的确是一个笑话,你要真敢就此笑看那些小鬼子,你绝对会死的很惨!”
“看来兄台倒是很了解日本人,就凭兄台这一个新鲜的说法,往后谁要敢说兄台是日本人的奸细,我第一个不信!”
终于临窗而坐的两个基佬也听得忍不住搭话了。
赵高则是直接一瞪眼,几下意识脱口而出,你才是奸细!你全家都是日本人奸细!但想想似乎也太坏形象了,便只好忍住后世的“梗”。
然后上下打量两人一眼,却不知不苟言笑的老哥心中也正在想着,有机会是不是说给委座听一听?想定能让委座忍不住骂一句娘希匹,只是如此却也是帮那赵高进入委座的眼睛……国外留洋回来的?且还是先再查查其来历。
赵高自不知道,眼前平平,一身中山装的老哥,正是民国时期中国一位超牛逼的人物!可谓中国元首蒋委员长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的海因里希希姆莱!中国最神秘人物,特工之王!
同时更也是一位真正的抗日民族英雄,击杀过不知多少汉奸,生为国家,死为国家,绝对一位可敬可佩的大人物!
赵高不由目光闪闪,心中同样忍不住好奇,这又是哪来的两个家伙?不会是碰到了什么汉奸吧?
但想到汉奸,赵高心中又不禁灵光一闪,想到北平城中眼下好像还真有一位大汉奸,不会这么倒霉的被自己遇到吧?要不要直接开枪崩了?怎么看两人也不像是那些普通人!
一想到杀人,瞬间赵高心中便就是忍不住一阵狂跳,甚至都能清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出其不意,杀两个汉奸,自己应该也能出名了。
于是下意识手便向着之前从德财手中夺来的手枪摸去,目光更不禁向着四周看去,看看有没有什么保镖跟着,开枪后怎么跑路脱身!却不知与此同时,在暗处也已经有好几把枪对准了自己,甚至是一脸笑呵呵的小二。
而赵高还兀自无比紧张什么都不知道的开口问道:“不会这么巧,应该不会这么巧,两位刚好有人姓殷吧?”
四十岁左右不苟言笑之人仿佛什么都未发现,完全无动于衷。
二十多岁青年则明显目光一闪。
“这位兄台想要找姓殷的?”
“咳咳!我突然想起来,我好像有一位亲戚,也不算亲戚吧,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