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护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零四章 帝国雄心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喊口号归喊口号,其实大家都清楚是去做什么的……

    护国公可是爽快人。

    没听见他都把这些地方有什么好东西说得明明白白了吗?

    锡矿啊!

    锡代表什么?

    大明所有铸炮的青铜,所有军用罐头的包装,所有印刷厂的活字,全都得大量使用锡,尤其是罐头,铁皮镀锡的罐头包装支撑大明八十万大军的野战口粮。就连士兵随身带着喝水的水壶吃饭的餐盒都是锡,甚至小孩的玩具都是锡,可以说这种金属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铜。

    一座巨大的锡矿。

    打下后这些将领们和子孙后代就可以坐享财富了。

    怎么玩很简单。

    护国公以权力授予某个新成立的矿业公司勘探采矿权,而这家公司他占一部分股,剩下股份其他有资格参与的,其实就是负责打仗的将领按地位和功劳分。至于如何开采这些人不需要管,这家矿业公司会有一个经理人,这个经理人会招募工匠购买奴隶去找到并开采,参股的这些只需要等着分钱就行。这种模式在军方都已经运行多年,护国公宝剑所向,将领们带着士兵去征服,紧接着合股的公司拿下采矿权或者垄断贸易权,赚了钱分给这些股东。军费是国家出,打下的地盘最优质资产归参战将领另外分一大块给杨庆,剩下那些骨头们留给随后涌入的民间商人。

    后者同样收获不菲。

    他们可以凭借商业特权和治外法权在这些地方尽情搞商业掠夺,与上层酋长们勾结,收购粮食和土特产并倾销工业品。再穷的部落也一样能榨出利润,哪怕什么都没有的,也还有人口可以出售,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姑娘可是紧俏货。

    不需要抓捕。

    那些酋长自己就会想办法。

    就跟非洲的酋长们,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卖自己同胞一样,事实上任何地方的酋长,在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大明商品面前,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抓几个自己族里的少女,把她们送到大明有钱人的后宅,送到那些越来越缺人的娱乐场所。

    哪怕只是用来换一盒子糖果。

    但无论谁都得交税。

    这个税是交给总税务司的。

    而这些税转入国家财政,用于新一轮扩张的军费,这些军费则分流到国內主要是文官和他们所代表地区士绅们的工厂。

    于是这种征服就皆大欢喜了。

    所有人都受益。

    国家税收大幅增加,军队将领发大财,军需采购给了新兴资本家,民间小商人也有骨头啃,哪怕这里面真正需要流血牺牲的士兵们,也可以建功立业出人头地,最差也能在征服过程中抢一波,不说金银珠宝,就是抓个俘虏还能卖给奴隶贩子呢!

    这年头明军打仗兼贩奴都已经成了一种标准配置。

    虽然不会宣传。

    但事实上谁都知道,每一个旅的后勤处,其实都有一个名义上不是干这个的后勤官员,在默默地收购士兵抓捕的俘虏,根据男女老幼身体状况和长相,支付给士兵们相应报酬。而这些俘虏转手又卖给了追随在军队后面的奴隶贩子,赚的差价就落进了那些将领的口袋,同样奴隶贩子带着自己雇佣的保镖们把货物运回国,在那些奴隶市场上公然叫卖。一边是工业文明的烟囱,一边是农业文明的犁地耕牛,中间还夹着最古老的罪恶奴隶市场,就像南北战争前的美国,三种跨度几千年的画面,在大明的土地上越来越随处可见。

    但这就是动力。

    扩张是为了什么?杨庆可以为了他的大帝国,为了他儿子的江山,但这关其他人屁事,那是他儿子的江山又不是别人的,不贩奴不掠夺谁吃饱了撑的,跑到那些穷山恶水去拼命?

    真以为喊几句口号就热血了?

    口号不能让人热血,贪婪的欲望才能让他们义无反顾。

    “不过动手时间得选好。”

    郑鸿逵说道。

    “南洋不是这边,无论柔佛还是缅甸南掌,打仗都没什么危险,缅甸是最能打的,但真要在战场上摆开阵势,也未必能打过咱们一个军。他们最倚重的就是象兵,但这东西一顿开花弹和火箭就轰垮。真正危险的是各种疫病,这个防无可防,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开雨季,把整个作战过程放在他们的冬季也就是旱季。不过虽然说是冬季,其实也就和咱们的晚春差不多,无论南掌还是缅甸,基本上都是这样。这样的气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开疫病,但一到雨季无论输赢咱们都必须得撤出,否则不用打仗也得死一半。

    不过柔佛又不同。

    那里没有气候差异,基本上一年到头都是夏天,而且是盛夏,好处是三面海,气候倒是比咱们内陆的盛夏还凉爽些,而咱们的冬季他们反而是雨季,故此对柔佛的进攻可以首先开始,三月从琼州南下开始进攻,到八月底就必须停止。

    他们的雨季是没法打仗的。

    他们旱季其实也跟咱的夏季一样多雨水,勉强能够打仗,但到雨季那就直接是天漏了。”

    郑彩给他补充。

    “这个由唐王定夺!”

    杨庆对唐王说道。

    当然,朱聿键又不是傻子,他这个总管就是个敬意,谁让他身份特殊呢!但根本不是让他真正指挥,三路大军根本无法统一指挥,他在昆明如何给南洋的舰队下命令?等他命令辗转送到柔佛恐怕人家仗都打完了,他实际上就指挥自己的缅甸方面军,其他两军都是自己说了算。

    他立刻表示完全赞同郑鸿逵上将的提议。

    “那就这样了,不过疫病仍旧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

    杨庆满意地说。

    当然,这是个小问题。

    实际上明军的防疫水平在目前世界上是最完善的,而且技术也是最先进的,南洋作战一是霍乱,这个的关键是不能喝生水,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喝开水。而且还得必须是开得时间足够长的,然后给士兵灌满他们随身携带的水壶就行,每一个伙都有一个炊事兵负责做饭烧水,其实主要是烧水,吃罐头最大限度避免了食物带来的细菌,士兵自己也可以用锡壶和饭盒烧水喝。

    这个习惯在强制性这么多年后都已经养成了。

    第二就是防蚊虫。

    这个只能靠每人一顶蚊帐了。

    南方军本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