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超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宁却淡淡一笑,对这个祖父的偏心事迹,他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拼命贬低父亲和自己,无非是想衬托他小儿子多么优秀.

    范大川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向小儿子招招手。

    范铜钟连忙屁颠屁颠跑上前,给范仲淹深深行一礼。

    “学生范铜钟,给相公见礼!”

    相比范铁舟父子对自己的尊敬,这个范铜钟却把亲情丢在一边,口称相公,市侩之心由此可见。

    范仲淹心中虽然不悦,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他笑了笑问道:“四郎在哪里读书?”

    “学生在县学读书,准备过几天就去长洲参加解试。”

    旁边范大川连忙补充道:“我家四郎现在是秀才!”

    宋朝的秀才和明清不一样,不算一种功名。

    一般而言,只要得到县里的推荐去参加解试,便可称为秀才。

    因为村里就只有他一个秀才,范大川极为得意,逢人便夸他四郎怎么聪明,怎么轻轻松松就考上秀才。

    范铜钟抓住机会,连忙从书袋里取出一叠文稿呈给范仲淹。

    “这是学生写得几篇文章和诗词,恳请相公指点!”

    范仲淹接过文稿翻了翻,又笑着还给了他。

    “还不错!好好考解试,我希望能听到你的好消息。”

    范铜钟激动得泪水都要掉下来,说话的声音也哽咽了。

    “相公对学生的教诲,学生一定会铭记于心。”

    范大川也觉得有希望了,连忙趁热打铁说:“听说三弟身后尚无弟子,你看能不能......”

    范宁噗地笑出声来,祖父居然想要四叔做范仲淹的继承人,他真想得出来啊!

    饶是范仲淹再有涵养,此时也终于忍不住了。

    他一把拉住了准备下跪磕头的范铜钟,对范大川道:“我今天还事,就先走一步了,改天我再来拜访二哥。”

    此时,他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他又回头向范宁和范铁舟点点头,转身便离开院子走了。

    “都怪你们,让我错失了这个机会!”

    范铜钟满腔愤怒地指责大哥和侄儿,就仿佛自己沾上了他们父子的晦气,范仲淹才看不上自己。

    他狠狠一跺脚,捂着脸转身飞奔而去,多么好的机会啊!就这样被那个小傻瓜给毁了。

    范大川也气得浑身发抖,一肚子怒气都撒向长子。

    “范相公来村里是多难得的机会,你不把他请去指点你四弟,却一心只想着自己儿子,让你四弟白白丢掉了这次机会,你摸着良心想一想,你对得起我,对得起你四弟吗?”

    范宁心中愤怒之极,慢慢捏紧了拳头。

    但他给父亲面子,不撕破这张脸皮,只是冷冷地望着这个不讲道理的祖父,一言不发。

    范铁舟忍气吞声道:“爹爹,宁儿确实可以读书的。”

    “我呸!”

    范大川重重向地上吐一口唾沫,满脸讥讽地指着三间破茅屋。

    “你看看自己家里穷成什么样子,就这光景还想让你的傻儿子去读书?糟蹋钱我就不说了,更重要还让村里人耻笑,你不要脸,我还丢不起这个老脸!”

    “你还好意思说我们穷!”张三娘终于忍不住冲了出来。

    她尽量给丈夫面子,不和公公计较,但她绝不能容忍公公这样欺辱自己的丈夫和儿子。

    她怒视范大川道:“去年分家,你给了大郎什么?土地、房产都要留给老四,就把我们赶出来了。

    我们居无定所,多亏我的一点嫁妆才修起这三间房,我就问你一句话,大郎是不是你的儿子?”

    张三娘越说越伤心,眼睛都红了。

    “大郎为什么没有读书,你还不清楚吗?他十五岁就下湖打渔养家,你却在这里说他愚蠢,你应该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

    范大川脸一阵红一阵白,他也索性豁出去了。

    “既然你们都觉得我不公平,那我就实话实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个当官的儿子,可大郎打渔,二郎经商,三郎做了倒插门,都指望不上。

    现在只有老四读书有成,最有希望当官,我就指望他当官后光宗耀祖,还能给我养老送终,所以你们就别怪我偏向老四多一点,而且你们对老四好一点,那就是孝顺我了。”

    “爹爹,我没有说您老人家偏心。”范铁舟连忙劝道。

    “可你婆娘说了,哼!”

    范大川重重哼了一声,转身就走,可走出门了,他忽然又拐回来,一把抄起装满桂鱼的篓子,骂骂咧咧走了。

    .......

    范仲淹沿着河边返回住处,他心中十分感慨。

    明明孙子是大智若愚,是罕见的美玉良才,范大川却视而不见,明明小儿子是个草包,他却当作明珠。

    写了一堆狗屁不通的文章,居然还想做他范仲淹的继承人,他范仲淹再被贬黜,也不至于堕落如斯。

    这时,范仲淹忽然隐隐听见范宁在喊自己。

    一回头,只见范宁从后面飞奔而来,手中拿着一张纸。

    范仲淹停住了脚步,心中奇怪,这孩子要给自己看什么?

    片刻,范宁气喘吁吁奔来,将手中纸递给范仲淹,“这是孙儿写的一首词,请三阿公指教!”

    范仲淹望着他红扑扑的小脸,心中涌起一股怜爱,他弯腰摸摸范宁的小脑袋。

    “好的,我一定会好好读一读!”

    范仲淹想了想,又从腰间取下一枚玉佩递给他。

    “镇上范氏本堂内有一座藏书楼,凭这枚玉佩可以进去。”

    范宁接过玉佩深深行一礼,“谢谢三阿公提携!”

    范仲淹笑着抚摸他的头,“你好好努力,等下次我再来时,多写几首诗给我看看。”

    “孙儿一定会努力!”

    停一下,范宁又笑嘻嘻说:“这首词或许能让三阿公的心情好一点。”

    说完,他一溜烟地跑没影了。

    ........

    范仲淹沿着河边缓缓而行,一边走,一边读着范宁写给他的词:

    《忆王孙.太湖送别》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