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观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金殿审文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成博彬率先看完,“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立意深刻、见解独到,算得上是本届之中上乘之作啊,您怎么看呢,钟大人?”

    正在阅卷子的钟霖年逾五十,却仍然只是成均馆司业,一心想攀附襄王,可是又碍于成均馆不涉朝政的规定不敢选边儿站,如今襄王党的成博彬直接发问自然是讨好的机会,“是啊,下官甚为同意成大人!”

    成博彬很是满意,继而又朝陈康继看了看,陈康继身为礼部司封主事,是成博彬的下属,按理来说也会站在自己上司这一边。

    “文章写得尚可,至于是否能如三甲还得阅完所有文章才可定夺”,这一套说辞明显的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让成博彬很是不满。

    “陈大人说得极是,将所有卷子阅完才算是对得起天下的读书人啊!”柳毅瞧也不瞧成博彬、胡子铭,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虽然傅老夫子已经离世,可剩下的五人依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卷子的审阅,并且评出了六篇最为优秀的文章供梁帝来决断。

    “皇上,这是六篇臣等在所有仕子所撰写的文章中挑选出的最上佳的,还请皇上定夺最后排位!”在承元宫内,柳毅作为此次会考的副考官中官阶最高的,正站在大殿中央看着崔公公将六篇文章上呈至梁帝的面前,而其他的四人则分列在左右两侧。

    梁帝并没有立刻翻看文章,而是眼神温和地看着殿中的众人“这次京试会考在傅老夫子故去之后,也是多亏了众位爱卿,方能如期举行。”

    “这些本就是臣等的职责所在!”柳毅急忙双头抬至额头,低头行礼道,其他四人也不例外。

    梁帝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顺手就开始翻看其中的一篇文章问道:“这六篇文章之中,柳爱卿认为那篇最佳?”

    一听梁帝询问自己的意见,柳毅抬起头,用眼角余光扫了扫成博彬和胡子铭答道:“在臣看来,乃是子戌七的文采最为出众。”

    “哦?”梁帝放下了手中的卷子,开始翻找子戌七的文章,崔公公急忙上前帮忙,“皇上,在这儿呢!”梁帝接过文章就翻开来看,只见一手俊洒飘逸的篆体上书“帝王之心与帝王之政”,仅仅一个题目就引起了梁帝的兴趣。

    看着梁帝饶有兴致地看着卷子,柳毅等人不动声色地等着,虽然柳毅站在四人之前,可是他却感觉到了背后的眼光,那是胡子铭等人带着怨毒的目光,柳毅倒是当做全然不知,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梁帝将文章看完。

    “好个‘以实心行实政,方实政致弘勋’!”梁帝竟不自觉地将文章中的句子念了出来,“好文采!果然好文章!柳大人眼光独到啊!”

    柳毅赶忙将头埋得更低了,“微臣也只是尽职尽责罢了,着实当不起皇上如此嘉奖!”

    “哈哈,柳爱卿太谦虚了!”

    “不过.......”柳毅装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柳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是!”柳毅再次偷瞄了成博彬,继而正色道:“此次会考副考官共有五人,虽然勉强选出了六篇最是出彩的文章,可是要说这其中究竟谁能担得起状元,确实还是有不同意见。”

    “哦?细细说来!”

    “是!成大人、胡大人,还有钟大人倒是认为庚申十二的文章最是难得。”

    听到柳毅提到了自己,成博彬、胡子铭、钟霖急忙出列,成博彬率先说道:“微臣们倒不是对柳大人有任何异议,只是觉着庚申十二的文章论文采、论深意倒也是不输子戌七的。”

    “音甫,将子庚申十二呈上来!”

    “是!”崔音甫便是梁帝的贴身太监崔公公,这名字乃是梁帝还是皇子时为其取的。

    梁帝同样开始认真品味起庚申十二,读罢,梁帝放下卷子“这庚申十二虽然也是对仗工整、辞藻华丽,可惜在深意上却不及子戌七。”梁帝的一番对比意见明显,柳毅嘴角已经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而成博彬等人却开始皱起了眉头。

    少顷,梁帝将所有六篇文章都通读了,“朕心里已经有了定夺。”

    梁帝一句话,所有人都开始揪紧了心,竖起了耳朵。

    梁帝撕开了六篇文章的糊名封条,“嗯?孙锦程?”

    面对梁帝头来的询问目光,崔公公及时小声提醒道:“这是孙尚书的独子。”

    梁帝这么一问,让成博彬等三人紧张得额头开始渗出薄薄的一层汗,“回禀皇上,据微臣所知,此人的确是孙尚书之子。”成博彬还是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回答的自然。

    “那你可知道这个孙锦程的卷子就是你们最为推崇的庚申十二?”梁帝的神情已然开始变化。

    一听到梁帝的质疑,成博彬、胡子铭、钟霖齐齐跪倒,“微臣们评断文章只看卷子上所呈现的,每一份卷子都经过糊名、誊录,微臣们并不知道书写每一份卷子的究竟为何人!”

    柳毅此时并不发言,只是站在一边,冷眼看着。

    “好,朕暂时信你们”梁帝收回了凛冽的目光,转而看向了柳毅,“这子戌七名叫江维桢?”

    柳毅倒是不缓不急地跪下回话“微臣不知此人!”

    “壬辰二、丁寅十一、辛未五为探花!乙午九、庚申十二为榜眼!这状元当为子戌七!”梁帝并未再做深究,直接将排名确定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