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罗布泊探险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 -89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后,他们开始用江湖黑话谈起了别的话题,一会儿说女人,一会儿说以前的偷窃经历。

    下面,会写到这些窃贼们的对话,为了阅读方便,我先简单介绍窃贼的常用黑话。各地窃贼黑话也不尽相同,这里只介绍北方窃贼黑话。

    上衣上袋叫天窗,上衣下袋叫平台,裤子口袋叫地道。

    首领叫瓢把子,收徒弟叫传子孙,与同伙约定时间地点叫画卯。

    准备行窃叫哈风,正在行窃叫困风,偷窃成功叫困着,偷窃被发觉叫透风。

    富人叫横子,穷人叫水码子,外地生叫强生头,本地人叫原生头,穿好衣服的叫柔皮子,穿烂衣服的叫糙皮子。

    想趁着同伙相撞而下手偷窃叫告一状,想让同伙帮忙掩护而自己逃走叫打短壁,想把偷到的东西传递给对方叫二仙传道,想让同伙遮挡视线而自己行窃叫搭架子。

    出了名的窃贼叫响了万,名声臭的窃贼叫万念,不说自己真实姓名的叫里腥万,更名改姓的窃贼叫拧了万。

    ………

    天亮后,那两个窃贼离开了,我看到他们一个高,一个矮,那个高个的脸上一片靛蓝,不是胎记,而是人为染上去的。

    窃贼最担心相貌特点被人记住,而这个高个窃贼,脸上一片靛蓝,估计是某次偷窃的时候,被人抓住,在脸上扎出很多血孔,然后把染布的染料倒上去,就成了这个模样。

    这类窃贼和瘸腿的狼一样,都非常阴毒。

    我们向北方行走,天空中飘起了雪花,刚开始,雪花若有若无,后来就变得纷纷扬扬,天地之间一片白色。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雪花落在车篷上的飒飒声。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路上连个行人都没有。天地之间好像只有我们这架孤独的马车,在皑皑白雪中踽踽独行,老头说:“快点赶。”车夫抡起马鞭,一声清脆的声音嘹亮响起,马的脚步加快了。

    坐在车厢里,我问晓琪:“蛇呢?”

    晓琪说:“在我怀里。”

    晓琪揭开棉衣,我看到小蛇好像似地,蜷缩成一团,紧紧得贴在晓琪的衬衫上,用晓琪的身体来温暖自己的身体。

    我问晓琪:“书上说蛇到冬天就会冬眠,你这条小蛇怎么会不冬眠?”

    晓琪说:“书上胡说哩,我这条蛇从来不会冬眠,我相信也有很多蛇也是一样,冬天不冬眠。”

    我想起了以前在私塾学堂里读书的情景,原来书上有时候也是胡写哩。

    没有太阳,太阳藏在云层后面,我们估摸着到了午后,大家都饿了,老头说:“加把劲,翻过前面那座山,山那边就有村子,坐在热炕头,吃着刀削面,看那是什么日子!”大家都笑了,从车上跳下来,跟着马车后,爬上山坡。

    爬到坡顶后,又是一段下坡路。车夫拉紧车闸,马车发出了刺耳的声音,我们在后面拽着绑在车尾的绳子,马车慢悠悠地向下溜去。

    到了山坡下,突然看到路边的阴沟里倒了一辆马车,马车上的戏装散落了一地,红红绿绿,像一湾碧血。马车边站着几名男女,他们袖着手,跺着脚,像一根根弹簧一样在地上跳来跳去。那两个女人着实漂亮,瓜子脸,水蛇腰,穿着棉裤也盖不住骨子里的****。

    看到我们的马车,他们一齐围过来了。老头问:“咋?”

    他们说:“马车翻了,帮个忙扶起来。”

    老头问:“你们是干啥哩?”

    他们说:“我们是走村窜巷唱梆子的。”

    梆子就是山西的地方戏,清朝民国叫梆子,后来叫晋剧。唱棒子的人也是走江湖的,属于江湖八大门中的一种。

    老头让才车夫把我们的马从车辕里牵出来,和他们的马套在一起,然后,把我们的绳索绑在车梆上,我们拽着一条绳索,他们拽着另一条绳索,一声吆喝,马和人一同使力,车子慢慢地回到了马路上。

    他们道声谢,就七手八脚地捡拾掉落在阴沟里的道具衣物。老头问:“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他们中一个头领模样的人说:“去常家大院。”

    我心中一惊,就多看了他们几眼。看到那两个女人浑身透着狐媚,不像正常人家的女子。那几个男人也鬼鬼祟祟,不敢与我们眼睛相接。

    老头问:“给常家大院唱戏?”

    头领说:“是的哩。”

    老头心无城府,他说:“俺们也是的,一块走?”

    头领说:“好的。”

    两辆马车上路了,我们的马车在前,他们的马车在后,我坐在我们马车的最后面,耳朵捕捉着他们那边的任何声音。我总感觉到他们的来历有点蹊跷。

    这里距离常家大院应该还是两天路程,马戏团是虎爪派人刻意通知的,而他们又是怎么得到常老太爷要大张旗鼓过寿的消息?

    我听到那边有人悄声用江湖黑话问:“前面是老海?”

    另一个声音说:“是采立子。”

    前面那个声音问:“带不带签子?”

    后一个声音说:“不像。”

    前面一个声音问:“他们去扁担万干什么?”

    后一个声音说:“拖忤呗。”

    我向前面看看,看到车里的人都没有反应,他们果然没有听懂后面一辆车子上的话。后面的两个人在谈论前面的我们,前一个问我们是不是江湖上的人,后一个说只是耍杂技的;前一个问我们像不像会武功的,后一个说不像;前一个问我们去常家大院干什么,后一个说不过是想向常老太爷要点钱而已。

    后面这辆车上,估计又是一帮窃贼。

    常家大院这是怎么了,怎么惊动了这么多的窃贼。

    为了探听他们的虚实,我故意问:“伙计们,从哪里来?”

    他们的车夫说:“偏关。”

    偏远在晋西北,距离这里上百里路,显然是专程赶往常家大院的。

    我问:“去过常家大院吗?”

    车夫说:“去过,常老太爷专程派人来请我们。”

    车夫显然在说谎,偏关距离大同路程遥远,山路阻隔,梆子戏在山西很普及,每个县都有好几家戏班子,甚至有的村庄都有戏班子。从偏关到常家大院,这一路上的戏班子没有上百,也有几十,常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