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分歉意?反而是调笑之意更多,不过陛下亲自御赐冠字,这可是普天之下头一份,确实是可喜可贺之事。就算是他拿徐辉祖最在意的仅有一颗独苗的事调笑,自然也不会心生不快了。
“我倒是担心你到时候已经是老态龙钟,走不动了!长兴侯且慢,请于偏厅稍候,待本公聊表谢意。”徐辉祖也难得地和他开了一句玩笑,便带着徐钦继续完成流程去了。
等见祠堂、见尊者、礼宾、见师长等一系列流程走完,已经是日上中天,徐钦也差不多已经是彻底累瘫。
不过想想加冠之后的好处,还是值得的:一方面是有了表字,在称呼上方便了许多,另一方面是加冠之后眼看即将正式入朝为官,开始正式干预历史的进程。为了数百年的民族命运而奋斗,和为了那一点的工资而奋斗,其中的差别自然是挺大的。
冠礼完成后,徐辉祖很快便恢复了正常的公务作息时间,不但每日都要参加朝会,散朝后也需要去中军都督府坐堂,无暇再亲自管教徐钦,因此徐钦的生活又再次恢复了徐辉祖回京之前的幸福生活。
但是另一方面,徐钦来到这个世界后尚未见面的第一阶段假想敌,现在位居东宫的皇太孙朱允炆也绝非愚蠢之人,更别说其身边还有一群精于朝堂狗斗的狗头军师了。
近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他们嗅到了味道,并且得出了一个简单结论:徐家暂时已经安全,其大明帝国第二世家的头衔还将持续很多年,至少是朱元璋在世期间,应该不会再动徐家了。
而这个结论对于以风流才子为核心的皇太孙社团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朱允炆本来最大的劣势就是根基浅薄,文官派大多确实是希望他能上位的,不过要说铁杆粉丝却并不算多。
在武官体系中,朱允炆更是几乎找不到一个强有力的直接支持者,这也是历史上几年之后靖难之役中朱允炆各种临阵换将的根本原因之一。
他根本信不过任何一个武将!其中尤其是徐家最让朱允炆头疼,摆明了徐家的大姐是燕王妃,从常理上来看是个人肯定都会怀疑徐家和燕王有点什么阴谋之类的。而现在虽然水下的波涛已经开始涌动,但毕竟朱元璋还在,朱允炆不是皇帝,不可能架空徐家,玩放置扑勒,也不可能不顾及徐家在朱元璋面前的影响力。
更何况现在徐家的第三代看似马上也将受到重用的情况下,找一个契机,打破这种让朱允炆尴尬的局面就非常有必要了。
只能说围绕着朱允炆的这个草台班子也确实是有一套,经过一番计议,一个针对目前这种微妙局势的绝妙阳谋很快便华丽出炉!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