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道权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2章不得已的变通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县委书记,是一县最主要的官员。

    陈峰的手上掌握着一笔数额可观的备用资金,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或意外事件的不时之需。

    高架快速道的突然倒塌,完全属于意外事件和重大事故。陈峰现在完全可以动用这部分资金,并能以合适的名义,来补齐这些民众赔偿的差额。

    不过陈峰考虑到自己才到高桥县不久,完全不清楚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的情况,同时他隐隐感觉到在看似平静的高桥县官场表面下,有些暗流涌动。

    这些暗流是什么?是不是针对自己的?或者说会对自己冲击有多少大?陈峰并不明白。

    有这样的感觉,完全是他跟在赵军海书记做秘书多年,从其身边领悟来的。

    赵军海从京城来到副省级城市,本来起点就高,又做过市长、市委书记、市政协主席,官场起落沉浮多年,早已练就洞察官场暗流、危机的本事。

    陈峰先后二次做过赵军海的秘书,对于这种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洞察官场危机与暗流的感觉,也慢慢地领悟了。

    后来在担任江口市明湖风景区管委会书记兼主任时,陈峰自己也是亲身感受与体验了一番,更加提升了这方面的感知。

    能够成为高级领导干部的秘书,本身的素质一般是不错的。

    跟在领导身边,亲身体验过这些高级领导干部如何处理问题、化解危机、下达指示与做出批示,相当于跟在高级师傅面前接受一对一的辅导、一对一的言传身教。

    三五年下来,肯定可以外放出来,完全有能力主持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工作。

    这些外放出来的秘书,成为地方主政官员或部门领导后,往往不是由于能力欠缺不能胜任,而是为了原先领导的需要,拉帮结派而出事,或是受不了诱惑,而贪污受贿。

    既然从国家层面来补齐赔偿差额的方法不行,陈峰就需要自掏腰包来解决。当然他也明白,由自己直接来出钱,肯定是不行的。

    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由此造成的后果与影响,会比强压胡主任进行城乡居民赔偿标准一致的危害还要大。

    一是这笔赔偿差额的数目比较大,要一百多万元。陈峰如果什么名义也没有,什么途径也没有,就这样直接拿出来了,那肯定会让许多人产生联想。

    高桥县是经济发达的县,但县委书记工作一年,正当的收入只有三十多万元。陈峰一下子就拿出了一百多万元,不是贪污受贿是什么,完全说不清、道不明。

    二是陈峰作为县委书记,带头出钱了,那县委、县政府的其它领导怎么办?出不出钱?要出多少钱?

    在平时的慰问、捐款活动中,让这些领导出个几百上千的,可能不会有什么意见,毕竟这些领导的收入比许多人要高,各种福利与补贴也不少。

    不过要让这些领导一下子拿出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相信没有一个领导会愿意的。

    所以说,陈峰目前虽然不差钱,但绝对不能这样简单的拿钱出来,给自己添麻烦、拉仇恨。

    做好事、想公平,也要讲究方法方式。

    在出钱的同时,还要想个名目出来,做到事出有名。

    陈峰打电话给让欧阳紫苏,就是让她与丁红燕、孙燕波、王浩分别说明一下,以刚刚成立的“万名”房产开发公司开业志庆的名义,捐助135万元,帮助此次赔偿标准不一致的农村户口死残人员。

    实际上,这笔钱,完全是从欧阳紫苏单独给陈峰开设的、进行利润分成的帐户进行开支。

    135万元,如果陈峰提出,让欧阳紫苏、丁红燕、孙燕波、王浩与自己进行平摊,每个人分摊到的数目并不是很大,每个人都出的起,而且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毕竟这几个人共同经历了风雨好几年,这点友情还是有的。

    由于种种原因,“万名”房产开发公司虽然成立了,但一直没有开展过相应的房地产业务活动,根本就是个空壳公司。

    房地产公司还没有产生任何的利润,现在让他们出钱来为自己的工作揩屁股,陈峰觉得不好意思。

    再说那个帐户里面的钱还有不少,平时也没有什么用,完全没有必要进行五人平摊,而是坚决要求一人承担。

    为了堵住那天见证官员的口,陈峰要求县维稳办胡主任、县信访局张局长带着当天那些工作人员,共同见证“万名”房产开发公司对于死亡或严重伤残人员家属的捐助活动。

    虽然有几个家属开始坚持要求城乡标准一致的赔偿,他们想的如意算盘是,反正“万名”房产开发公司的捐助活动是民间行为,如果再能多争取到国家的赔偿,那就更好了。

    陈峰听到这样的情况汇报后,也算是见识到了一些民众的狡诈和贪心。让他更感觉到,以后做事与表态,更要慎重。要认真对待人性变化与公平正义。

    当然在县维稳办胡主任和县信访局张局长的努力下,这些家属都接受了现实,毕竟他们还是取得了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赔偿。

    他们也知道,如果继续闹下去,并不占理,也不会再有额外的满足。

    赔偿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

    在公众场合,陈晓军与陈峰的关系再好,陈晓军都要带有敬意地叫陈峰为“陈书记”这是官场上的规矩,不能轻易破坏。

    不过,在只有二人的场合,或者只有费明秘书在场的时候,陈晓军习惯叫陈峰为“陈哥。”陈峰并不介意,也习惯于这样。

    费明刚听到陈晓军叫陈峰为“陈哥”的时候,觉得非常惊讶,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看到陈峰并不为意,费明也就慢慢接受了这样的关系。

    后来他很快就知道,陈晓军与陈峰是老乡,并放弃为赵军海书记开专车的机会,而愿意跟在陈峰的身边,绝对算是陈峰的贴心人,关系非同一般。

    费明虽然受到陈峰的赏识,特意把他从金兴市温元县调过来,但他的年龄明显比陈峰大,就算关系再好,也不适宜让陈峰称他为“费哥。”

    看来关系不错的上下级之间,称呼也是一个问题。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