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沧桑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成长2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住的洞室,里面铺了干草,光线也好,很是温馨。

    雅雅又为她铺上草垫,自己在她身边坐下,望着洞外道:“你走后不过二天,族中便起了大纷乱,我也知道不多,只听说族长他老人家出走了,大家都不理我,讥笑我,诅咒我,甚至还有人欺负我,我那时真正感受到孤独的可怕,觉得自己被扔进了寒冷的黑夜中,无时不刻紧张恐惧,后来孔队长收留了我,但他不久也遭族人白眼,我不想牵连他,便一个人偷偷地跑出来,我记得你说过他族人的大致位置和这个地方所在,一路找了过来。”

    雅雅说到这里,轻轻地吁了口气,拍了拍儿子:“这地方也不错,冬暖夏凉,外面他族人以前种植过,遗落的种子发秧生长,我一个人收集整理,倒也能熬下来。”

    福慧打量了一下窑洞:“你也不生火,就生吃?”

    “洗洗搓搓后直接吃,都习惯了。”雅雅淡淡道。

    她怜惜地望着她:“妹子,你比我辛苦,也比我坚强多了。”

    忽然想起腰间的竹筒,忙解下来,打开皮盖,递给雅雅:“快吃点肉汤,还不凉。”

    雅雅接过来闻了闻:“慧姐,你还是留着自己吃,我真的习惯了。”

    她责备道:“你怎么分得这么清,快喝。”

    雅雅抿了二口,闭上眼睛回味,睁开眼时,里面已噙满了泪水。

    福慧又催她快喝,雅雅笑道:“还是留着晚上给儿子喝。”

    她看看怀中的孩子,再看看福慧的儿子,发现二个个头相差了很多,一时伤心不语。

    福慧也看到了,柔声道:“雅雅妹子,都是姐姐把你害了。”

    雅雅道:“慧姐你怎么这么说?”

    福慧道:“我若不劝你去找书,你也不会成现在这样。”

    雅雅正色道:“慧姐,我是心甘情愿的,如你挚爱着聂先生,我心中也只有他一个,我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心里很幸福,无论他是否知道我,记着我,我这辈子都要为他等下去。”

    福慧上前抱住她,失声道:“妹子,我相信你,我也和你一样。”

    二人互相感动得抱头痛哭一番,福慧又道:“妹子,我现在要去做一桩事情,完了便来带你和我同住,也有个照应。”

    雅雅摇头道:“不用了,慧姐,这里是他族人的地,我住着踏实。”

    福慧想了想,为着给雅雅生活的希望和勇气,她没有告诉雅雅书的遭遇,乃道:“好,我洞里还有些汤,反正要出远门,明日给你捎来,对了,你儿子取名了吗”

    雅雅笑笑道:“就二个人,取什么名,要取的话,就叫阿汤好了,感谢你带给他的肉汤。”

    福慧哈哈大笑:“好,我儿子叫冈邦,冈邦阿汤,阿汤冈邦,长大了一定是好兄弟。”

    福孝忍住心中的悲痛和身上的伤疼,也没有回住所,直接走远了去寻找食物,至晚方回,带回一捆根茎和一些野果,福嫂也没问他。

    第二天不亮他又外出,又是很晚方回,竟带回一头獐子,众人惊叹之余,心中认定是福慧相帮,否则以他的身材力量,怎么做到大人也难以做到的事情。

    他们可没想到福孝自父亲出走,随母历练,年龄虽小,一样含辛茹苦,思想境界已远非福慧能比,早以帮助母亲和族人行为为份内之事。

    此后他日日起早贪黑,以便走得更远,多带回一点收获;回到住地,若见到身边有事,也必抢着去做;每次回来,又和福嫂详细告知当日所行和获取细节,福嫂总是平静地听完,然后淡淡地说一声:“早点睡吧。”

    有一天,他回来得早,和福嫂陈述完毕,福嫂问道:“儿啊,我这次发怒责打于你,你心中可记恨我?”

    福孝道:“妈,你莫这样想,你比谁都累,心中比谁都苦,儿只恨力量太小,不能为你分忧。”

    福嫂道:“我以为你还憋气着呢。”

    福孝道:“哪里会,儿已经长大,首先要养活你,还要养活更多的人。”

    福嫂听了忍不住以手拭目:“如此才不负金先生的教诲。”

    福孝又去找福顺:“顺哥,你还记得我们来的途中,有一片荷塘吗?”

    福顺经他提醒道:“是有,怎么啦?”

    “咱俩不如去看看,能不能采到藕?”

    “对啊,你行吗?”

    “没问题。”

    福孝和福嫂说了,二人便上路,数日后果然肩扛担负,带回不少鲜藕,众人上前一问,俱各骇然道:“这么远的地方,又不通路,就你们二个,轻轻松松地来回?”

    福顺一向连伏桀也不放在眼里,只此一趟,亲见福孝的智识和力量远超同侪,对他心服口服,在众人面前不住的夸赞:“我这兄弟,原来这么了得!”

    虽然这样,毕竟路途遥远,人口众多,他们千辛万苦路上一趟,所得也只能应付上一二日。

    福嫂眼见得儿子突飞猛进,很是心慰,只是生活日渐蹇迫,眼见得秋去冬来,料想众人熬不过这一关,忧心如焚。

    收成的谷粮早已吃完,连孔定用心多藏了的种子也被他严令拿出来给黑衣人充食。

    现在唯一可见的是羊栏里不到百只新羊和老母羊,大姑又已经在几天前因生产不顺,大人孩子都没能保住,她不能忘记她死之前绝望的眼神,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过的话:“主母,我们缓不过一口气来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