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回答说:“你说的这种人,我们称之为‘牢骚包’,他们因为经常发牢骚、习惯性抱怨而得名,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员工类型。‘牢骚包’遇到一点点不满意或者小委屈,就会像祥林嫂一样到处找人诉说;他们在工作上推卸责任,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不满意;当他自己决策失误的时候,却把责任归咎到别人身上。这些爱发牢骚的人缺乏工作斗志,缺乏团队精神。”
“我说的就是这一类人。我有位中国朋友,有一次他客户抱怨说他公司生产的设备很卡,死活找不到原因。他赶到现场之后,给客户换了个鼠标垫,故障排除……看到问题这么简单就排除了,那个客户又开始抱怨:我朋友为什么没有事前向他说清楚鼠标垫的重要性?……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管事实是怎么样的,‘牢骚包’无法接受自己做错事情的事实;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不完美,永远无法接受‘是人总会出错’的这个事实;他们经常向自己的上司发牢骚、抱怨别人的问题,却不愿意承担他自己工作失误时的应该承担的责任。”朱迪接着说。
“我觉得‘牢骚包’的主要特点是不肯承担责任,这种员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管理的。管理者可以把这些爱发牢骚的人集中在一块,组建成一个特殊的团队,要求他们团队合作、共同制定行动计划,并实施这个计划。在这个团队里由于大家的个性、承受压力都差不多,所以被迫分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当问题出现时他们不得不勇于面对自己造成的损失。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田东慢悠悠地说出解决方案。
朱迪感觉有些不解:“本身那些‘牢骚包’就已经够抱怨的了,你要把他们放在一块,会不会为了谁该分担责任的事情而吵个半天?”
田东笑着回答说:“这个情况有可能会出现。但是在这个团队做事情的时候,比如说讨论一个改善项目,要求他们把主要的工作、会议内容记录下来。当问题出现以后,可以翻看这些记录做到公平对待,帮助他们分清责任,并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责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转移那些‘牢骚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关注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朱迪说道:“如果每个人都分担责任,这样应该没有人会受到批评的打击了。我觉得,作为管理者也应该以身作则,遇到自己决策失误的时候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会让团队的士气大振。而且,也可以通过这些事例告诉那些‘牢骚包’:犯错误其实没什么,勇于承担责任才是公司想要的现象。”
“对!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老板文化。如果团队的领导者都站出来,公开诚布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团队成员来说肯定起到示范的作用,可以减轻大家对承认错误的恐惧心理。另外,我认为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气氛,让这些爱发牢骚的人有一种大吐苦水、可以发泄心中不满的正式途径。等待他们把这些满发泄出来了以后,负能量就被释放掉了。”
“你的这个主意不错,与其让他在非正式的场合私底下偷偷地发表负能量的抱怨,还不如给他一个官方的途径,让他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管理者也要真诚地欣赏发表意见的人,让他们感觉到自己非常重要,引导他们回到公司正常的轨道上。”朱迪点头表示同意。
“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尽管那些爱抱怨的人有时会让管理者感到非常生气,但是对工作上其实也是有一定帮助的。这种人会带着挑剔的眼光,帮你审视着日常的工作或者项目,告诉你在哪些地方会有毛病,帮你找出项目中潜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你节约不少的时间、金钱、精力。”
朱迪想了一下,又补充说:“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了一个问题:某些‘牢骚包’会在工作电子邮件或者其他官方文件上大放厥词,抱怨公司的各种设施、资源,甚至对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人身攻击。这又怎么办?”
田东回答说:“对于这种情况管理者应该予以严厉制止,甚至要动用惩处手段,否则这种恶劣的行为将会在公司范围内蔓延。在问题员工的名单里,还有一种人与‘牢骚包’有点相似,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注意力很不集中,做什么事情都会过分关注细节;这些人浪费时间,处事优柔寡断,总是揪住枝端末节不放过,往往很容易偏离事情的正确轨道;在开会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在小事上吹毛求疵,看不到事情的全局发展,这种人我们称之为‘挑剔狂’。我记得在上高中时某位h老师就是一个‘挑剔狂’,他上课时不允许教室里有任何声音。”
田东继续说道,话说他的同桌y同学某日感冒流鼻涕,但他忘记带手帕了,就不断把鼻涕用力吸入鼻子里。听到这个声音,在黑板上写字的h老师突然转过身来大嚷:“够了!给我停止!吵死了!”全班一片安静。
h老师又说:“到底是谁在上课时偷吃面条?还这么大声!”……
“哈哈!这种人我见识过。如果不对他们加以控制的话,他们永远没办法圆满地完成工作;某些重要项目,你需要他们加入讨论的时候,他们总是在项目起点的地方等着你,要么苦苦思索着细微的问题不放过,要么就是在做大量的无用功。他们在私底下可能会侃侃而谈,而在开会的时候却显得非常保守、慎重。”朱迪笑着说。
田东接着说:“是啊,那些吹毛求疵的‘挑剔狂’在做决策的时候,他们会审视每一个细节、考虑每一个有可能的选择,花无数的时间在斟酌潜在的后果,对细节到了几乎是不可自拔的关注。表面上来看,他是为了得到一个周全的决策,实际上本质是担心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停滞不前。”
“我爸爸也跟我说过这些人,他们以中层干部、办公室的老油条为主。他们不善于未雨绸缪,也不善于以完成任务为导向;似乎天生就喜欢刨根问底,很容易被一些‘有趣的’细节所吸引,但是却很难把握全局;他们花大量的时间研究模拟两可的小事。遇到了这种人会让管理者感到很头痛,根本不可能指望这些人能担当重任。他们不知道,有些细节是可以变化的、不会影响到结果的,比如说某公司男员工们的习惯。”
话说某公司新来了一位美女同事,于是乎办公室里的男员工们就开始注意细节了:每天洗澡、上班时淘汰了拖鞋、办公桌擦得锃亮、办公场所变得干干净净,谈吐也变得绅士、风趣、幽默……数日后男员工们听闻美女同事已经婚配,不到两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