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计算机霸权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胡文海知道,八十年代的美国人最爱听的就是这种论调。从越战、嬉皮士文化、享乐主义、反智教育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美国人,对打倒“霸权”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

    尤其是思科后来的发展历史,早就已经告诉了胡文海,莱昂纳德夫妇就是这种跟资本混不到一起去的那种人。

    “如果用巨型机作为服务器,通过路由器、交换机将一定区域内,比如说一间公司、一栋办公楼、甚至是一个住宅区的终端都连接起来,那么不管电子技术如何进步,作为普通用户只要对自己使用的计算资源付费就行,而不是花一大笔钱买一套90%时间都闲职的多余资源,然后放在家里等着时间让它自然贬值!”

    “使用这种技术,计算机企业就再也无法绑架普通人为他们绝大多数时候用不上的高性能付费了!”

    胡文海这话当然是大忽悠,计算机计算能力发展的速度远超过了网络传输发展的速度。巨型机到终端这样的模式,对未来的个人电脑来说,绝大多数是无法接受的。可换成八五年就又不同,不管苹果的麦金塔,还是ibm推出的个人pc,ram的容量都只有128kb的水平——也就是说,麦金塔实际提供的是个8k内存条。

    就这种计算量,设计个soc专门处理数据传输到近距离的服务器上,然后服务器再把计算结果返回,其计算速度恐怕比本地计算还要快呢。

    这个想法其实胡文海一直都有,主要就是源自于他坑爹的那款i7高配计算机。买回来99%的时间都只是用来处理文档,性能发挥不超过20%。之所以买了这么高性能的笔记本,不过是为了能用10%的时间玩一些硬件要求高的游戏。

    想想,如果人们是按照实际计算量购买计算能力,而不是为了短时间的高计算需求而按照上限购买计算机,这该有多好?

    不过当然,如果美国人真的按照巨型机到终端的做法发展计算机体系,那胡文海真是做梦也要笑醒了。

    即使美国人的科技树没有被带歪也没关系,到时候死的也是思科,正好胡总可以提前掐死自己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左右都是赚,tree个newbee,又有什么关系呢?(未完待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