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慢慢的开智。
等到了四五年级,当小伙伴们,还在为了一篇作文,怎么才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表达全,还在为了怎么避免不写“今天我和爸妈逛街,我非常开心”这样的一句话日记的时候。凌朗已经开始搜刮身边所有能接触的书籍——教学本,连环画,故事会,名著,小说,线状的,装订的,横版的,竖版的,看得是废寝忘食,津津有味。自然而然的,行文弄笔,也算言之有物了。
到了五年级下半年,凌朗已经是年级的学霸了,甚至在多次全县的单科,双科竞赛,也是独占鳌头的存在了,凌父更觉得是金玉牌的功效,于是更严令凌大少牌不能离身。虽然凌大少对这依然是不以为然的。
但有一点,凌大少倒没跟谁提起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发觉自己竟然有了“过目不忘”的本事,普通的唐诗宋词,这样的篇幅,一遍过就能记住,一篇稍长的文章,最多也就是浏览一遍,精读一遍,校正一遍,就能一字不漏的记下来了。凌大少可能是愚笨惯了,所以对这现象,他觉得在其他同龄小朋友来说是早就拥有了的,加上他从来没有和人侃侃而谈的习惯。
小山城的人们虽然一直不算富裕,但是尊师重道,恪守礼仪却是历来的传统。所以大多孩子们的读书成绩在当时的年龄段来说,都算不得差,凌大少也没用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他终究不过是一个懵懂少年。
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转眼之间来到了初二,凌大少继续劈波斩浪,在镇上的两座中学师生眼里,已经是人尽所知。不过因他为整天埋在书海里,说话也总是有点老气横秋,“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让凌大才子的真心朋友并不多。只有一个同龄人,隔壁村的,也姓凌,是初一时候的同桌,倒是隔三差五的来回走动。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