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食无忧[穿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6.薄荷奶冻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余锦年到厨房去,盛了晚上炖的一碗汤回来,又从外头晾衣绳上抽了条干净手巾,颠颠儿跑过去上了床,将汤递给季鸿,自己坐在背后帮他擦头发。

    他正沉浸在赚钱了的高兴里,自己也没觉得不妥,毕竟此时人各个长发垂腰,好看是好看了,擦起来却是麻烦。而且季鸿身体差,天又凉,若是因此受了冻,辛苦的还不是余锦年自己?

    季鸿头发柔顺如墨,反衬得他皮肤过分白皙,显得有些病态了。余锦年诊他舌淡脉弱,食少体弱,手足发冷,面色无华,应是气血不足,肺肾亏虚,去何家那次半途眩晕心悸,也是这类的毛病导致。虽看着严重,动一动就又喘又晕,娇弱得不行,其实对余锦年来说委实算不上什么大毛病。

    他的治疗关键就一个字——吃。

    当然可以配着吃上几服药,诸如补中益气丸、八珍汤之类,不过哪有吃来的愉快,且看季鸿这一身上下的世家作风,怎可能吃不起药,定是天上地下的珍药贵药都吃了个遍,指不定已吃得这辈子都不想闻药味了呢!

    肾为先天之本,是生气之源、立命之根,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而脾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可见其重要性。所以吃好吃足吃健康,然后再多运动,自然强身健体。余锦年称之为——养猪计划。

    此时他要养的“美猪崽儿”本是打算看账本的,此时手中端着余锦年专门炖给他的汤,被碗中肉汤香味吸引了过去。

    “这是何汤?”季鸿问道。

    余锦年道:“芪子瘦肉汤。黄芪、枸杞、红枣与瘦肉小火慢炖,有补益气血之效,你喝些有好处的。这只是开始,以后还有许多手段为你调养身体,你若想大好,以后便听我的,定能让你壮得如牛似虎!”

    如牛似虎?季鸿听了一笑,端起碗来慢慢抿着,味道鲜而不咸,药味香而不苦,入夜喝来倒真觉得暖和了,不由点头:“好,听你的。”

    床头的小柜上仍摆着那本《青鸾诗集》,余锦年见季鸿总之是无事,账册何时看不行,便笑吟吟问道:“季鸿,你能读诗给我听听么?给我讲讲。”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季鸿只好放下账册拿起诗集,掀开一页读起来。

    这里文字余锦年是看不懂几个,可他打小读的是医史经集、古文华彩,这些诗读来他却是能够听懂,也就愈加理解为什么那位“青鸾公子”能如此地粉丝众多了——他的诗比起别人的来更有一种淡雅风骨,清清雅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世间也许不乏癫狂诗人,才华出众,提笔落字畅快淋漓,令人拍案叫绝,却唯独这位青鸾公子,闲棋落花,幽淡娴静,仿佛在他的世界里,花开永远不败,草碧万古长青,美好得近乎虚幻。

    问世间痴男怨女,谁不想活在那黄粱美梦中,长醉不醒呢?

    “诶?”他突然注意到诗集似乎有些不同了,“这几页以前不是都看不清了吗,怎么突然又有了字?”见补全的那几页俱是青鸾公子的诗,余锦年恍悟:“原来你也是青鸾公子的诗迷?”

    季鸿:……该不该告诉他呢。

    余锦年却不知他的心理活动,嘀咕道:“不过他写的极北雪原真美,真有那么美的地方?”

    念诗的功夫,季鸿头发已经干的差不多了,他放下空碗,伸手将少年光着的两只冰脚塞进被子里,才轻轻说道:“没有,是假的。”

    余锦年一个骨碌钻进被窝,被子拉过肩头,皱皱眉:“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猜的。”季鸿坐在床边,眉目温和地看着闭目养神的少年,忽然问了句,“你这么喜欢青鸾公子……的诗?”

    “他……”余锦年说了一半,忽然不吱声了。

    再一看,竟然已经睡了。

    季鸿:这秒睡的本事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边邹恒脚步烦切地回到济安堂,将药箱往出来迎接的徒弟身上一掷,便一屁|股拍到椅子上,喝了一大口茶。

    他那徒弟邹伍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对师父的脾气还是了解的,遂抱着药箱畏缩在一旁,也不吱声。

    砰的一声,邹恒将茶盏重重一落,问道:“那一碗面馆什么来头?”

    “啊?”邹伍傻兮兮愣住,回答说,“就是个面馆啊,卖杂酱面的,老板娘还挺好看的那个……”

    “废物!我问你老板娘了?”邹恒一拍桌子一瞪眼,“我问的是她店里那个叫什么年的伙计,到底是什么人?”

    邹伍眨巴着眼:“您说年哥儿?他叫余锦年,烧菜挺好吃的。我们济安堂的伙计们都喜欢吃呢,我也喜欢……”

    “余锦年?”从那小子的谈吐看,若不是自幼入了医门,不可能有如此学识,邹恒将自己记忆中认识的名医老医翻了个遍,也没想到谁家收了个这样年轻的余姓徒弟,“他是哪里人,可知师从何方?”

    邹伍呆呆地说:“不知道啊,他不是个厨子吗……是师父也喜欢吃他的菜?那我明天去问问春风得意楼的掌厨,认不认识他师父?”

    “……”邹恒抬头看见自家傻站着的徒弟,就气不打一处来,也不知自己怎么就收了个一脸蠢相的徒弟,顿时胸口一闷,不耐地挥挥手,“滚滚滚,别站这儿碍我的眼了!”

    “哎!”邹伍抱着药箱,欢天喜地的扭头就走。

    邹恒更是气得倒抽一口。

    与此同时,门外长街上,遥遥唱起了馄饨挑子的吆喝声:“虾皮馄饨素三鲜,萝卜香菇鸡鸭全,一碗烹来鲜又鲜!”

    而百步之外,季鸿与余锦年正从寿仁堂隔壁的平康药坊出来,拎着买来的活络油,见有临街叫卖夜馄饨的,余锦年立即眼睛一亮,拦住了他,买了两碗素三鲜馄饨。

    挑担的馄饨郎也算是信安县夜里一景了,因为他们挑的不是馄饨,而是信安县穷人们的夜生活。这样的馄饨郎搁上两条街就会有一个,两个木挑子里一侧装着小风炉和炭火,另一侧则是盛着各色馄饨和调料的抽屉,肩上再挂几个大水葫芦和小杌扎,游街穿巷,随走随停,直到月尽天明才收工回家。

    信安县一旦入了夜,就没什么乐趣了,唯独馄饨挑子的吆喝声能让人蠢蠢欲动。夜里失眠,一觉醒来听见吆喝,想买的人家推开窗扯两嗓子,馄饨郎就会满面笑容地跑过来,问你想吃个什么馅儿的,连门都不用出,直接从窗子里递进去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