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那件东西的人不止“我”一个,而且,“我”已经被他或者他们给盯上了,随时会有危险。
这人说话不解释缘由,按他的逻辑我是能够听得明白的,可我并不是他的那位朋友,虽然我能从他说的话里盘出一些端倪,可这毕竟只是猜测,不是唯一答案,我觉得我需要主动出击,这么一直猜着也不是办法。
“你找到开门的方法了吗?”我问到,这是一步冒险的做法,我在试探他,以客观的想法来说,没人愿意呆着这种地方生存,他的那位朋友成功归来,怎么说也会想办法救他出来。我知道我这句话说一旦出口,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如果成功了,后面的对话就会显得很清晰,不用再那么费劲的去猜测。
“你想打开这道门?”他问到。
我心里一凉,心知完了,显然我这句话让他很意外,从他的语气听出,“我”,不应该会问这种问题。
现在的局面比之前更加被动,我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必须继续铤而走险,能不能扳回一些局面,就得看我接下来说的这段话能不能迷惑住他的思维。
“老实说吧,那件事虽然成功了,但是过程发生了一些变故,我现在需要知道如何打开这些铁门,你直接告诉我就行,不需要问太多。”
我出生在心理学家庭,对心理学方面的造诣虽然不深,但是我有两样本事,连我老爸都自愧不如。
第一个就是揣摩别人心思,从小家里就不缺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而我对这方面恰好有那么点兴趣,于是我老爸便就刻意把我往这方面去培养。我对于分析别人心理活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天赋,连我老爸都为之震惊。
第二个就是模仿各种心里活动,让对方看到并且确信你想表达的意思。举个例子,最肤浅的心理活动表现方式就是表情和动作,这是一个演员必须具备的能力,电影之所以拍的好,演员的表演能力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意思只是最肤浅的一种表演。更深一个层次的,只需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就能够令对方信服,这有点类似于心里暗示,我给自己划分的境界就属于这种。香港电影《无间道》里面,梁朝伟的表演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种境界。再深一个层次的,可能只需要看你一眼,你立马就能被他迷惑,做出任何他想要你做的事情,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催眠,属于幻术一类的。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