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正如日中天的李桉,也没敢再摆架子、跟上次那样推个蔡明量出来糊弄。
李桉亲自飞到钱塘求见了顾诚,看了这个名叫《艺术家》的本子。
“这是一部默片,我们要做的就是突出‘在有声电影刚刚出现的年代,有声电影依然是不能完全替代默片的艺术效果的,比如只能用同期声、录音效果不佳、演员的表情渲染能力下降……’这些比较优势。要在这部电影里面,尽量把有声电影早期的局限性,重新100%润物无声地浮现出来。
好莱坞上了年纪的评委们,是很喜欢这种致敬‘末路英雄最后闪光点’的怀旧艺术片的。而我们要做的还不仅与此,要利用这部片子以古讽今。让目前还因为传统媒体衰落、互联网传媒兴起而不知所措的人,藉此看清哪些艺术形式的特点是没法互联网化的,是移动互联网到来后‘它们被比较优势拼掉皮肉血管后、剩下来的骨、神’。
让我们站在一个互联网人的角度,用自嘲的语气,为互联网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开个扬声器、放大镜,让传统媒体的人来这儿找自信,找出路。最后得出‘何须转型,只要自然生长、找到自己价值’的道理——当然,说理不能太硬,故事还是要圆润一些的。如果你对本子有什么想法,完全可以和我交流。”
顾诚和李桉导演的第一次会面,他就开诚布公地把他的全部想法和盘托出。李桉这种最喜欢发掘正常历史观反面被湮没价值的大导演,果然是瞬间被顾诚的想法吸引出了兴趣,当场拍板一定通力合作。
李桉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既然要拍默片,那就回到胶片时代,就用黑白胶片拍!所有新技术手段都不用上,就回到80年前、1930年代的好莱坞技术拍!我想办法去弄那些老值钱的古董设备,不过经费上可能会……”
顾诚当即表示:“不要考虑钱的问题。”
哥一个保底估值五六百亿美元资产的人,还用在乎一部自己的情怀电影花多少预算么?
《艺术家》这部电影,在另一个时空原本该是被法国大导演迈克.哈扎纳维希乌斯拍出来,由让.杜雅尔丹和贝热尼丝.贝乔主演的。在2012年狂揽了第84界奥斯卡奖的五项奖项,包括当年的最佳影片。
片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在1927年时当红的好莱坞默片巨星乔治.瓦伦汀,才华洋溢,无人不识,偶然机会下邂逅了女影迷佩姬.米勒。佩姬热爱表演,立志要在演艺圈走红但无人提携。乔治偶然拉了女新人一把后,谁知佩姬抓住机会就此走红,数年之后声望已经和乔治相去不远。
但是乔治本人却是一个古板的、恪守默片表演方式的演员。随着1930年代有声电影的崛起,佩姬及时跟上了时代,继续走红。乔治却就此没落,始终在反思有声电影的短处。最终在片尾经过多次磨难,乔治在领悟了新旧艺术的融合之道后,才慨然开始出演有声电影,和佩姬继续相伴公事。
让杜雅尔丹版本的《艺术家》,虽然也有一些“薪尽火传”的意思,但要论立意高远,肯定是不如顾诚魔改之后的版本的。这也是老派艺术家的短板,因为他们不了解新事物,也就很难分析“在新事物的冲击下,旧艺术形态残存的比较优势”这个问题。
顾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度拔高的,目的也是奔着奥斯卡奖去的。
对于演员的选角,他也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委婉地说,如果可以给权宝雅一个角色,那就最好。
李桉一开始自然是不太愿意这么干的。毕竟权宝雅虽然演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资历实在是太浅了,学历也不够科班。后来虽然上了三年音乐演艺类的大学,系统恶补了一番,但这年头电影类名校的优秀学生还少么?而这种要冲击奥斯卡奖的电影,又怎么是小角色可以撑起来的。
然而后来经过一番细细揣摩,李桉也不得不承认,《艺术家》这部片子的设计,还真挺适合给权宝雅一个角色的。
首先,这是一部默片,而眼下已经快2010年代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演过默片的专业演员,至少都是七十多年前的人,早就老死了。
所以,这个地球上,没有人对演默片是专业的,所有名演员都得从老片子上反复看反复学,并且啃前人的著作。换句话说,所有人在这方面都被拉回了同一个起跑线,而此时一张白纸形态的女演员,显然是有一些优势的。
其次,默片因为没有台词,所以需要演员的表情尽量浮夸一些,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去传达艺术效果——如果没看过默片,没什么概念的,大概可以回忆一下米国老动画片《猫和老鼠》,那玩意儿上,汤姆和杰瑞的戏几乎都是没台词的,只有配乐,可以视作默片(大狗副警长的戏不算,那个是有台词的)
而国人乃至米国、扶桑的艺术家,对东夷演员平素最大的抨击,就是“表情浮夸、表演做作”——这个其实跟东夷语本身同音异议词太多、语言表意浓度不足有关系,所以东夷人平时说话不得不和含了一口热水、随时会被烫死那样语气浮夸。以至于到了演电影的时候,那几十年来积累的坏习惯也改不掉。
但是,一旦到了默片模式,表情和肢体语言浮夸、做作,就从一个劣势变成优势了——夷语的表意浓度却是渣渣,但总比默片的没有语言要好。
最后,片中的女主角佩姬,一开始在落魄状态下,只是一个舞姬,因为跳舞跳的好才偶然被乔治发掘,演了个女配角起家。而权宝雅的舞技早已是亚洲天后的级别,这方面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
本来毫无机会的权宝雅,却因为谁都没拍过默片、大家都是一张白纸;默片需要东夷式的浮夸表情、肢体语言;乃至女主角必须能歌善舞……这么三个因素一加成,看上去倒是颇为合用。
李桉最终选择了接受顾诚的推荐。
纯粹是站在艺术的角度上考量,而不是因为投资人的压迫。
这部片子最终在09年年初开拍,当年就拍完了。因为是黑白胶片拍摄的默片,也不存在什么繁冗的后期制作,稍微剪辑一番就能上映,连复杂的配音工作都不需要,就一条背景音乐的音轨从头通到尾。
权宝雅的造型被进行了修饰,通过化妆使之看上去像是一个明治时代就移民了米国的扶桑N代混血儿,以便契合1930年代的米国社会——那个年代连排华都还没过去呢,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