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上最强崇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刚才那一仗,已经是把吴三桂在山海关之前所有可以仗恃的力量全部打掉,那些平素交好的豪强们甚至连逃跑都不敢。

    一方面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仓促之间难以转移全部财产,除非搬家到关外,不然到了哪里,朝廷迟早都要讨债上门。

    另一方面,他们作恶这么多年,在本地至少还有吴军可以庇护,到了外面仇家更多,如果不尽快向朝廷伏罪,恐怕下场会更加凄惨。

    原本若是抵抗官军的,各将帅之间都没什么好说,直接下令镇压拿人便是,但这些主动投诚的,却不能完全相足而谈。

    这其中固然一大部分都是曾和吴三桂同流合污的卖国贼,但其余那些究竟是否作恶,作的恶至不至于抄没满门,这还需要查抄完庄子,问了那些本地百姓的风闻,汇总全部信息以后才会知道。

    仅在前三日的各部官军汇报所称,在临榆一带针对那些豪绅的查抄家产行动,居然就起获了金银差不多三万四千多两。

    这些还只是能明眼见到的现金现银,还有不少没来得及估价的珍宝古玩和多年以来他们侵占的官田、军田和民田地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铁证。

    牟文绶汇报称,本地豪绅吴家的地窖里面藏着十五六个被掳来的姑娘。

    这些姑娘非常可怜,有几个甚至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意识,变得麻木不堪,很显然没少遭受折磨。

    他们的身世都是可以从当地官府查到备案,不过这件事却并不那么容易,很快就有随军文吏上奏,称大多数的父母家人都曾将这些事报官,一年多以前,还有一个姓赵的知县受理。

    但是不到半月,这个知县就被调往他县,继任的县令李怀安又将这些案子归结,对那吴家巴结逢迎,甚至纵容其迫害了许多被掳走姑娘的亲人。

    如今,这些姑娘只有很少几人找到了存活于世的亲人,余下那些,被官军救出来以后基本都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

    一个敢于对抗本地豪绅势力受理此案的县令,接案不到半月就被用莫须有的原因替换,这其中一定有所隐情。

    张世泽从这上面读出了非同寻常的气息,决定将此事上报,不过他也在暗中调查那个姓赵县令的下落。

    很快,就有兵士快马来报,说是去完了,自己到的时候,据本地人所说,那赵姓县令已经死了快有一年。

    早些年,他被从临榆县调往永平府迁安县任职,在到任的三月之后,离奇死于任上。

    为什么说是离奇死亡,因为朝廷对命官的各种死因向来讲究有据可查。

    根据尸检文书上所写,便是这赵姓县令在批阅公文时忽然在桌上昏死过去,随后不治身亡。

    不过这兵士还报告了一个古怪的现象,那就是迁安城中百姓对县令的死因基本都持否定态度,不过一旦多问几句,他们往往又是闭口不言,像在忌讳着什么。

    这兵士本打算回程上报,却在路过一个面貌杂乱的乞丐身边时听他嘀嘀咕咕,说是这县令当时接了一个旁人都不敢过问的大案子。

    他不敢耽搁,赶紧回来报给张世泽。

    张世泽决定在大军开拔之前深入的查一查这件“小事”,很快他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关联。

    这县令到任后三月离奇死亡,但是兵士询问了县衙的差役,他们都说这赵姓县令在此前根本没见任何异常。

    不仅如此,他在此前甚至能射箭骑马,在本地留守官军当中也有些威望,一名把总曾对他另眼相待。

    张世泽心想,此前如此健康壮硕的一个人,受理此案以后,却不知原因的忽然死于任上,这显然与常理不符。

    按照规矩来说,这种死因京师是不会接受的,一定要责令追查,但这件事却并未在京中掀起丝毫波澜,更没人提及。

    县令死后,向来老老实实的把总也因醉酒闹事而被调到喜峰口屯备,张世泽想找他来问问隐情,遂是命人查阅备案。

    随军文吏很快证实到,这个叫周瑞的把总在去年的那次清兵入寇中战死,张世泽闻讯有些吃惊,瞪大了眼睛。

    这简直太怪异了......

    忽然想到什么,张世泽倒吸一口凉气,这样看来,这姓赵的县令显然是被某些人给神不知鬼不觉弄死的。

    这些消息稍微一结合,就能得出这个推论,这不算什么,但是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这件事显然不是一些区区本地豪绅能办到的。

    想要掩盖的如此完美无缺,这不仅需要地方上的互相配合,还需要朝中各部的欲盖弥彰和充耳不闻。

    按最基本的来说,想要更换朝廷命官,这得有京师吏部拟票公文,还需要内阁签发盖印,如果是一些重要地带,甚至需要让崇祯皇帝过目御览才能下发施行。

    但这些人做的天衣无缝,即便如今这位文治武功、堪称圣主的皇帝亲眼过目的东西,也没有发现丝毫端倪。

    除了县令,就连把总都能调防,所以说可以肯定的是,不仅吏部,就连兵部中也肯定有人对此事动过手脚。

    可以随意掩盖真相,用那些胡编乱造的借口去堵人耳目,说明朝廷上下各部院乃至地方官府衙门,都有不在少数的人参与其中。

    并且更绝的是,等你追查的时候,那些与此事相关之人往往又都是因为各种原因销声匿迹。

    就像把总周锐和赵姓县令一样,武官多被调往战斗激烈地区牺牲,而那些文官则是突然暴死任上,根本查无可查。

    张世泽想不明白,皇上最痛恨这种人,株连九族的案例还少吗,真不少了,时下这位甚至可以说是洪武和永乐朝以来最铁腕的君王。

    但为何他们却总是能不顾自己和全家老少的性命而前仆后继,难道只因为巨大的利益驱使?

    查到这里,这件事显然已经超出了张世泽这个领军之人的掌控范围,在出征前一天的军议中,他还是决定站出来和盘托出。

    起初不少军将还是大大咧咧的不为所动,因为他们信奉的是手中握着的刀,不论什么阴谋诡计,杀一批砍一批总能解决问题。

    虽然这么做可能会滥杀无辜,但却实实在在能达到效果,不过崇祯皇帝的角度与这些带兵杀伐的武将全然不同。

    这时候他想要的不再是给自己和大明续命,而是中兴,让大明达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