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野心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五零章 天元逼并边角腾 十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阑邑那样的行墙堡,让进攻方无可奈何,那么这种恐怖的和平也真的可以出现,并非不可能。&1t;/p>

    魏越的想法就是,这种和平之后,大规模推广墨家的技术,同时控制各国的官吏,使墨者可以不需要血火就达成利天下的目的。&1t;/p>

    如果墨家可以依靠天志、技术、学问,垄断各国的官吏,帮着各国完成变法,依靠修筑各国长城和边境堡垒,形成一种进攻方得不偿失且容易陷入危险的环境,那么这样天下安定也是达成的,而且比起墨家现在要做的,既少流了许多血,度也更快,难度也更低。&1t;/p>

    并非是魏越不是个合格的墨者,只能说他的想法和适完全依靠墨者安定天下的想法有分歧。&1t;/p>

    这种分歧并非是此时才出现的,而是源于墨子年轻时候的一些想法。&1t;/p>

    在沛县经营、商丘大战之前,墨子也只是构想了一个“人人平等”、“选贤为任”、“非攻兼爱”、“交相得利”的完美天下。&1t;/p>

    这个天下怎么达到?&1t;/p>

    具体的制度又是如何?&1t;/p>

    墨子还并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传授弟子的时候也就不可避免的带上了这些想法。&1t;/p>

    二十余年前,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见四方之君,子则将先语?”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1t;/p>

    而现在,局面不同,这些想法就完全不切实际了。&1t;/p>

    若是现在,应该是子墨子游,问适曰:“既得见四方之君,汝则将何意?”适对曰:“凡入国,必察其政务。国家昏乱,君必不义,攻之废之国家贫弱,君必不义,攻之废之国家憙音湛湎,君必不义,攻之废之国家务夺侵凌,君必不义,攻之废之”&1t;/p>

    这两种分歧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墨家改组之后,在泗水流域展的极好,让墨子看到了适选的这条路是可行的,而且是完全可以大利天下的。&1t;/p>

    但这个分歧早已产生,并且在几年前商丘一战之后,变的激化。&1t;/p>

    商丘一战后,墨家为了占据道德的制高点,适为了让墨家内部一些心存幻想的人彻底绝望,搞了一个最终成为笑话的弭兵会盟。&1t;/p>

    弭兵会盟的结果夭折,一部分人对于王公贵族彻底绝望,这是适所盼望的。&1t;/p>

    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种弭兵会盟可以继续搞下去,商丘之战的弭兵会夭折,在于墨家没有尽全力。&1t;/p>

    牛阑邑一战之后,局面更是让很多墨者认为:既然墨者守城这么强,火药和行墙堡可以让攻城一方无可奈何,只要在晋楚边境修筑许多的行墙堡,那么弭兵会还是可以成功的。&1t;/p>

    墨家的精力,应该放在这件事上,在中原付出更大的努力,促成天下的无奈和平。&1t;/p>

    另一方面,商丘一战后,宣义部在巨城大邑大肆宣扬墨家的道义,尤其是期待天下和平弭兵的想法,吸引了很多人。&1t;/p>

    这是适为了吸引更多的“同路人”了解墨家,加入墨家。&1t;/p>

    但是,在宣传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出了问题。&1t;/p>

    适不可能作死,直接说“墨家符合铁器牛耕火药时代的制度都已经定好了,来吧,来沛县加入墨家,搞掉诸侯,干掉天子,建立乐土”&1t;/p>

    这么说,只怕墨家现在就完蛋了。&1t;/p>

    所以,他只能大肆宣扬商丘一战,墨家为了利天下、为了天下弭兵,以此吸引那些有志于利天下的市井游士游侠,扩充墨家的实力。&1t;/p>

    问题就在于,这么说的结果,就是内部很多人也相信了,也认为大有道理,也认为可以和诸侯贵族合作,快点达成天下弭兵的成果。&1t;/p>

    而商丘之战后,涌入沛县的众多游士,也让墨家内部不少人看到了希望:这样的路线,会吸引更多的天下贤才加入,墨家也可以扩张的更快,也就能够更快利于天下万民。&1t;/p>

    br&1t;/p>

    br&1t;/p>

    书友们,我是最后一个名,推荐一款免费,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1t;/p>

    br&1t;/p>

    br&1t;/p>

    &1t;/p>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战国野心家》,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https:///book/38206/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