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野心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四七章 天元逼并边角腾 七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心里面玩去吧。&1t;/p>

    重要的,不是解释天下,而是行之有效的改变天下。&1t;/p>

    也所以,墨子长篇论证之后,牛哄哄地宣告天下:“墨家的义足够用了!舍弃我的学说、主张而另外思虑,这就象放弃收获而去拾别人遗留的谷穗一样。用别人的言论否定我的言论,这就象用鸡蛋去碰石头一样。用尽天下的鸡蛋,石头还是这个样子,并不能毁坏它。”&1t;/p>

    往大了说,这个验证是否是利于天下的义的标准,是能否做到最终的“兼相爱、交相利”。&1t;/p>

    往小了说,这个验证“义”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实践必要的标准,就是那墨家三表。&1t;/p>

    “天下贫则从事富之乎?”&1t;/p>

    “人民寡则从事众之乎?”&1t;/p>

    “众而乱则从事治之乎?”&1t;/p>

    是不是有意义的义,就看能够做到天下贫穷就让天下富足?人民稀少则让人民增加?人多了混乱就让天下大治吗?&1t;/p>

    这才是有意义的、可以行之有效改变天下的“义”。&1t;/p>

    若连这个标准都做不到,你的仁义也就没意义。没有意义的仁义,对自己的修养是有用的,但是对于天下是没用的。&1t;/p>

    因而墨子从不说儒生不仁义,而是直接说儒生不能利天下。&1t;/p>

    这是釜底抽薪的辩术,以至于此时天下的儒生落入了墨翟的陷阱。&1t;/p>

    整天空谈仁义,却忘了仲尼开创儒学的目的,那个身高九尺的壮汉最终还是为了“志以天下为芬”。&1t;/p>

    这也是仲尼去世后,墨子以一人之力,力压儒家六派,一直压到他死后、墨家因孟胜小义死于阳城、墨家三分稷下学宫建立之后,儒家才堪堪抬头成为天下显学的原因。&1t;/p>

    甚至过程中,六派之一的、讲究“脸上不露出屈服顺从的表情,眼里不显出怯懦逃避的神色自己错了,即使对奴仆也要避让自己做得对,即使对于诸侯也敢于抗争”的漆雕开之儒,很多弟子跑到了墨家,被墨家分化吸收。&1t;/p>

    适和高孙子争辩的根源,其实还是源于时代。&1t;/p>

    因为一字多意,此时的词汇量太少,以至于墨子的精髓之说佶屈聱牙,很多词并非是此时天下通用的概念,而是墨子自己赋予的定义。&1t;/p>

    墨子借用了仁,但却改了仁的意思,可很多墨者很难理解墨子的本意,又对天下主流的想法习以为常,产生了种种混乱。&1t;/p>

    这就好比墨子说了句“你妈是小姐”,可他身边的弟子对于小姐的定义还是很美好的,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分歧。&1t;/p>

    这也不能怪弟子。&1t;/p>

    实在是墨子的想法过于前。&1t;/p>

    诸如光沿直线传播、影不徙、镜面反射八原理、小孔成像、宇宙时空不可分割性、圆的几何学定义、线段与点、杠杆原理和斜面力分解、选天子、上古混乱自由而同义成国家、行墙星堡增加守军展开面这些东西本就不该是这时候该出现的。&1t;/p>

    墨子太过毒舌,在解释“仁”的时候,即便把仁的意义改为单纯的“爱”,却依旧不忘挖苦天下的王公贵族,说他们“爱民”,就像是人“爱马”一样。&1t;/p>

    这种爱,爱的是马可以拉车、耕地、吃肉、打仗,却不是爱自己的那种爱。&1t;/p>

    这也是高孙子认为适“不仁”的重要原因。&1t;/p>

    很明显,高孙子也能看出来,适很“爱”那些被驱赶的佣耕者。&1t;/p>

    可这种爱,在高孙子看来,分明就是人爱马的那种爱。&1t;/p>

    适必须要绕开这个圈,而且不能比烂。&1t;/p>

    绝对不能说:我就不够仁了,其余人也不仁,但是我义。而且我可以达成“三表之义”,所以终究我的办法还是比别人好。&1t;/p>

    要这么说,胜则胜矣,可适觉得若这么说,自己这辈子,恐怕都别想染指巨子之位。&1t;/p>

    br&1t;/p>

    br&1t;/p>

    书友们,我是最后一个名,推荐一款免费,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1t;/p>

    br&1t;/p>

    br&1t;/p>

    &1t;/p>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战国野心家》,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https:///book/38206/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