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1t;/p>
“每年以府库之财,资助穷困之士前往沛县游学,学成归来者以墨家尚贤之选,择其优者为官吏。”&1t;/p>
“之前与墨翟先生所盟弭兵之事,也自会遵守。墨家众人,出入楚地,绝不驱逐。”&1t;/p>
楚王之言,众人听得清楚,在场墨者便对拜,这种事是讲利益的,也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至少看起来对双方都有利。&1t;/p>
所以也就不用搞歃血为盟那一套,更不用鬼神监察之类。&1t;/p>
只有不能靠利益维持的盟约,才需要歃血为盟,而鬼神天帝是否存,能够参与会盟这种事的人心里都清楚。&1t;/p>
看上去适只是为墨家争取到了一定的利益,可在公造冶听来,这件事的意义却远胜这些表面的利益。&1t;/p>
他没有考虑到方言和未来渗透这样的事,但却从楚王的第一句话中听出了几分让他兴奋到惊骇的内涵。&1t;/p>
楚王说,“沛县之稼穑冶炼等事,大利天下,各国凡有想要战火波及者,便是害天下,楚人也必出兵救援,讨伐害天下之君之臣之国”。&1t;/p>
很明显,这就是个说辞,但即便是说辞,也是天下好战之君,第一次说出“利天下”、“害天下”之类的话,也是第一次在言语上把“害天下”作为出兵的理由。&1t;/p>
即便只是说辞,那也算是石破天惊。&1t;/p>
甚至不比前岁九鼎震动三家分晋所带来的震撼小。&1t;/p>
在这之前,公造冶明白各国出兵的理由有很多,但更多的时候,是以周礼作为出兵依据的。&1t;/p>
楚国被齐桓公会盟诸侯暴打,理由是违背了周礼,没有进献贡品。&1t;/p>
陈国被灭,理由是陈国臣弑君之类的事,违背了周礼,楚人借此出兵。&1t;/p>
齐国被三晋讨伐,那是因为下克上,家主被杀害,违背了尊卑礼仪,于是周天子授权三晋出兵。&1t;/p>
种种这些,虽然都是借口,但这借口却可以堵住天下众人之口,因为这就是天下的规矩,天下人基本都能接受的规矩。&1t;/p>
违背了这规矩,就要挨打,或者说就可能挨打。&1t;/p>
公造冶知道,楚王不可能有什么利天下之心。&1t;/p>
但与今日之前,没有一个君王因为利天下或者害天下这样的理由出兵。今日之后,似乎天下间又多出来一个战争理由。&1t;/p>
而这个战争理由,则是合乎墨家的规矩、墨家的理念的,不管是不是真心的,至少做到了名义上有人重视“利天下”这三个字了。&1t;/p>
公造冶想到墨子奔波一生,在适出现之前,没有一个君主愿意哪怕敷衍地说一句“利天下”之类的话。&1t;/p>
即便愿意五百里以封的越王,那也不过是被公输班改造的楚舟师暴打之后,无可奈何想要对方楚人的技术优势而已。&1t;/p>
公造冶想,这与当年公尚过说越王之时有些相似,楚王看重的还是墨家的技术。&1t;/p>
但区别就在于,如今的技术革新太过重大,重大到楚王为了这个,可以敷衍地说一句“利天下”的道理。&1t;/p>
即便是敷衍,那也说明这一切足够沉重。&1t;/p>
公造冶想着年前的三家分晋之事,在想着今日密室之内楚王说利天下之语,恍惚间觉得仿佛是春夏的第一声雷:这天下,要变了。&1t;/p>
周天子的规矩,已经等同于没有了。&1t;/p>
三晋请命于天子伐齐,便是周天子规矩最后的残光。三家封侯的钟鸣,便是周天子规矩彻底崩溃的挽歌。&1t;/p>
只是这天下,新的规矩,还没有出现。&1t;/p>
天下的新规矩,会是墨家立下的规矩吗?&1t;/p>
公造冶想,天下终究需要一个新的规矩,从如何丧葬是三年还是三日、如何制法是从民还是贵族秘密、从天下征伐是违背周礼还是违背利天下&1t;/p>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都需要种种规矩。&1t;/p>
周天子的规矩,源于武王伐纣,源于分封亲戚,源于周天子的十四个师,更源于原本落后的稼穑种植之术。&1t;/p>
适一直是这样的讲的,而且道理也是极为通顺的,公造冶更是深信不疑的。&1t;/p>
于是他想,若是墨家的规矩成为天下的新规矩,似乎适的路走的是对的毕竟,楚王说出了利天下这三个字,哪怕是敷衍的虚伪的,可总还是说了。&1t;/p>
从无到有。&1t;/p>
公造冶想,适的路,应该是对的。从无到有,再做下去,可不就能从一到万吗?&1t;/p>
br&1t;/p>
br&1t;/p>
书友们,我是最后一个名,推荐一款免费,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1t;/p>
br&1t;/p>
br&1t;/p>
&1t;/p>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战国野心家》,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https:///book/38206/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