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仙门醉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童子开灵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多年后,大楚境,南阳郡,夏县的一个学堂内。

    只见小小的学堂内摆着二十来副桌椅,里面坐着十多个约摸十岁左右的童子。他们正跟着先生摇头晃脑的念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zè)、辰宿列张……”

    学堂上的一把太师椅上面坐着位三十多岁的先生。他一身青色儒衫留着一撇山羊胡,手中拿着一本书。这位先生姓黄,身高七尺有余,方面大耳,两眼炯炯有神。他头扎一根蓝色儒巾,神形俱佳。

    五、六年前黄先生来到镇上办下这间学堂,也算是在此地落户生根了。他平日里也没有其它嗜好,不过酷爱读书。

    黄先生右手捋了捋胡须道:“嗯,念得不错。有谁可以告诉我这段话的涵义?”

    几个童子左右互相望了几眼,显然不甚了解。

    “许方浩,你说说看。”没有人主动回答,黄先生指了右手边的一个童子。

    “回先生,我…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许方浩站起来,嚅嗫了几下,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

    黄先生打了个手势,示意他坐下。

    “刘逸文,你知道吗?”接着他的目光看向了坐在靠前位置,一个年纪稍小的男孩。此童子头扎二个羊角辫儿,圆脸上一双乌闪闪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一般。

    童子坐在那,端正笔直、眉头微皱,口中还在低声反复吟诵这几句韵文。听到先生唤他答题,缓缓站起身来,脸上还带着疑窦,似乎还未揣摩明白。

    “回先生,这句话的意思大约是:天空是青色的,大地是土黄色的,世界诞生于混沌之中。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圆缺交替,后面一句‘辰宿列张’就不是很明白了。”

    黄先生笑了笑,点头道:“嗯,不错,坐下吧!”

    他似乎很满意这小家伙的表现,道:“辰是指的天上的星星;宿是指按照一定位置排列在一起的星辰;列张是指排列;那么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星辰布满在无边无尽的太空中。好吧,先休息一下。一会我们练习新字。”

    一听到休息,几个童子一下兴奋起来。三五聚在一起聊着些有趣的事情,或是玩些小游戏。

    时间就在这不经意间流逝,不知不觉已经快正午了。散学的时间到了,童子们纷纷清理自己学具,三三两两的离开了学堂。转眼前空旷的学堂中除了黄先生外,就只剩下那名叫刘逸文的童子还端坐着。

    只见他专注的看着手里一本毫不起眼的旧书,仿佛除了书内的天地外,什么也吸引不了他一般。而此时的黄先生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拿着一本书,在学堂前的空处来回踱着步。他时而口中嘀咕几句,时而驻足仰头深思。

    两人竟都是书痴!

    又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先生收起书本出了学堂。不过了一会功夫,他带着几个馒头回来,手里还拎着一只铜壶。

    “逸文,先过来吃点东西吧。”先生一边招呼道,一边把东西放在了一张桌子上。

    “是。”刘逸文应了一声,缓缓地站了起来。眼睛却盯着书本不放,回味了片刻才不舍的朝黄先生那边走去。

    铜壶旁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两个瓷杯来,里面盛了些清水。黄先生坐在一张椅子上却没有去拿馒头。刘逸文坐了下来伸手拿了一个慢慢的咀嚼起来。

    “《紫庭经》,快读完了吧?”黄先生问道。

    “差不多了。但是有一些地方不是太明白,正要向先生请教。书中有一句‘一气渺渺通三关’,这上面所提的三关是指的哪三关?”刘逸文放下手中的馒头请教。

    黄先生合上手中的书本,顿了顿道:“人之一身,有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后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也。尾闾在脊椎之尽头处,关可通内肾之窍。从此关起一条髓路,号曰漕溪,又名黄河,乃阳升之路。至两肾对处,为夹脊。又上至脑,颈椎顶端与颅骨相接处,为玉枕。此为三关也。”

    说到此处,他停了下来,看着刘逸文。童子眉头微皱似乎在消化先生的话语。

    接着他又道:“《修真图录》中对道体各处窍穴都有详尽的描述,你所疑惑的这本典籍上都有详尽记载。等你将《紫庭经》看完再读吧。另外,除人体身后的三关,身前还有三田:泥丸、土釜、玉池。泥丸为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乃藏神之所。心下有穴,名曰绛宫,乃龙虎交会之处。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宫也,乃中丹田。脐下三寸为命门宫,曰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

    刘逸文点了点头,似有所悟。过了片刻,大感兴趣道:“先生平日总是给一些关于修道成仙的书籍给我翻阅。我对此十分喜爱,常常沉醉其中。可是这世上真的有仙人吗?”

    黄先生听后,神秘一笑道:“你觉得呢?”

    刘逸文打了个突兀,迟疑道:“我心中也是半信半疑。但即便是有仙人,也需要仙缘才能有资格修炼吧。不过,仙缘这种事实在太过虚无飘渺了。”他小小年纪,分析起事情来却略显老成。

    “孺子可教也!”黄先生颔首击掌叹道。

    又道:“仙家常说:‘腹内若无真种子,犹如炉火煮空铛’。这里面的‘真种子’实际上指的就是你所说的仙缘,只有具备仙缘之人才能修炼成仙,成就大道。”

    刘逸文一头雾水道:“真种子?”

    先生从容道:“真种子实际上是得仙缘之人存在于玉池之处一点仙灵之气,是先天时期就存在了的。后天将这颗真种子中的仙灵之气引入玉池内就能生成道基,打开修炼成仙之门。”

    “先生如此言之凿凿,那这世上确定是有仙人的了?”刘逸文脑筋转得飞快,如此问了一句。

    黄先生郑重的答道:“确有其事。”

    刘逸文有些激动,急道:“既然如此,那怎样才能知道体内有没有真种子?”

    他对修仙之事有很浓厚的兴趣。听先生所言,修仙之门不再像镜花水月一般,一下子来了兴趣。

    黄先生长笑一声,捻须道:“既然是仙灵之气,肉眼凡胎岂能看到?”

    听到先生如此一说,刘逸文好像被浇了一盆凉水,立即蔫了下来。虽然他年少老成,此时也难掩心中的失落,耷拉着脑袋发起呆来。

    黄先生看着他不出声,也不再说话,翻开手中的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