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5章 陆教授牛逼!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正文卷第755章陆教授牛逼!实验很快开始!

    在物流车的搬运下,核心舱很快被送进了真空室内。

    走到落地窗旁的控制台前,袁焕民院士向站在旁边的工程师点了点头,示意他打开了抽气阀门。

    随着真空室内的空气逐渐抽空,悬吊在真空室上方的机械悬臂缓缓挪动,勾住了安装在核心舱四个角的缆绳,将整个舱体缓缓吊起。

    确认核心舱已经挺稳,站在控制台前的助手将视线投向了站在他旁边的袁院士,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随时可以开始实验!”

    袁院士点了下头,铿锵有力地下令道。

    “开始实验!”

    “是!”

    折叠在核心舱侧面的天线缓缓展开。

    与此同时,控制台上对应着核心舱内各部件的指示灯次第点亮。

    “月宫号核心舱主控计算机启动成功!”

    “各芯片组运行正常!”

    “确认电池状况!”

    “电池运行正常!”

    “……”

    站在落地窗的旁边,陆舟和其他航科集团的工程师们站在一起,安静地等待着实验的结果。

    站在旁边的杨旭侧目观察了一下他脸上的表情,咽了一口吐沫,一股敬佩之情不仅油然而生。

    妈耶,这可是几个亿的投资,搞不好就要打水漂了,换做是他只怕说话都说不利索了。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还能淡定成这副模样,除了陆教授也没谁了……

    其实杨旭不知道的是,盯着上蹿下跳的温度时间函数曲线的陆舟,这会儿心里头也在犯着嘀咕,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淡定。

    只不过,见过大世面的人,终归和其他人还是不一样。

    相比起可控聚变实验来说,区区一个核心舱而已,无论是危险性还是投资总额都远远比不上前者,因此也就不值得他浪费表情了。

    然而,虽然陆舟是不慌,站在他旁边的航科集团高管,尤其是副总郑向东,这会儿心里却是慌得一批。毕竟在名义上,他可是月宫号计划的负责人。

    当初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这个“名分”,谁也没想到竟然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搞得他已经快一个星期没睡好觉了。

    盯着那根温度时间函数曲线看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向旁边的袁院士小声问了一句。

    “我怎么感觉这曲线上蹿下跳的比前几天还剧烈了?”

    这尼玛到底是治病还是超度,咋感觉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然而,袁焕民院士脸上的表情却并没有什么变化,简单的开口解释道。

    “很正常,材料工作的温度环境不同。”

    “温度环境?”

    紧紧盯着屏幕的袁院士点了下头,不耐烦地解释道。

    “嗯,上一次实验开始前对核心舱进行过预冷处理,这一次直接是常温入得真空室,散热系统工作温度起步就是二十来度,温度曲线能一样才叫奇了怪了。”

    郑向东愣了下问:“……那为啥这次不做预冷?”

    这一回,袁院士终于被这外行的问题给搞烦了,怼了一句回去。

    “哪来的那么多为啥?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终于察觉到了袁老先生脸上的不耐烦,郑向东尴尬地小声哔哔了一句。

    “……当我没问。”

    看着郑副总在袁老先生这儿吃瘪,站在旁边的张主任幸灾乐祸地撇了撇嘴。

    他向来不是很待见这位郑副总,自然是很乐得看见他在袁老先生那儿吃瘪。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不管是谁,在别人做实验的时候问东问西,确实挺遭人烦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实验已经持续了快二十分钟。

    看着那上蹿下跳的温度时间函数曲线,陆舟忽然微微偏了下头,和站在旁边的杨旭说道。

    “13摄氏度。”

    杨旭微微愣了下,没反应过来。

    “啥?”

    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

    “我们打个赌,计时器到三十分钟整点,摄氏度,摄氏度以内。计时器到六十分钟,摄氏度,误差……1摄氏度好了。”

    看着那上蹿下跳的曲线,杨旭眉毛狠狠抽搐了下。

    尼玛……

    这啥玩意儿?

    意大利面条?

    他自问,身为计算材料研究所所长,他的数学能力也算不错了,至少在材料学界称得上大牛了。然而此时此刻,他却是连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子函数都看不出来,更别说建模预测并计算了。

    打死他也不相信,陆舟能用这玩意儿算出十几分钟后温度参数!

    于是,他毫不犹豫道。

    “我拒绝!赌博是违法的!”

    陆舟一脸便了秘的表情,忍不住说道。

    “就赌一碗烤肉拌饭。”

    杨旭:“……不用赌了,回去我请你。”

    反正也就一碗烤肉拌饭,赢了没好处,输了增加挫败感,他更不想赌了。

    “没劲儿。”

    眼见杨旭铁了心不上当,陆舟一脸寂寞如雪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转过身去。

    结果已经可以预见,实验已经成功了,剩下的看不看都无所谓了。

    不出意外的话,就算连续三十天整个核心舱都处在100%负荷状态下工作,~21摄氏度之间波动。

    如果考虑到外空间的辐射环境以及日照,这个就没办法预测了,不过根据经验数据来看,能在地面的真空舱内做到这种程度,上了天多半也是OK的。

    见陆舟转身要走,杨忠全院士的眉毛挑了挑,在旁边调侃了句说。

    “你不等实验结果出来?万一这玩意儿烧了还等着你来赔嘞。”

    陆舟没有回头,笑着摇了摇头,只扔下了最后一句话。

    “没必要看了,我已经看到结果了。”

    说罢,他的背影便消失在了实验室的门口。

    站门口旁边的研究员一脸懵逼地看着提前退场的陆舟,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儿。至于袁院士那边,盯着屏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