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之谓卫。政者,正也。所以正理天下,以为之?天周卫,始化之,终安之,无得之也。
慎诛鲁周公第六
刑法有伦,宜于时政;好生之德,理适典章。故明圣之资,辅成周室,诫劝之道,可得称言。国之大经,在于赏罚,二者或替,将何训焉?可为政先,故纪之为篇目矣。
昔者,此昔者,往日之辞也。鲁周公使康叔往守于殷,康叔,周公母弟也,卫三监之地。殷人数叛,故使贤母弟王也。戒之日:与杀不辜,宁失有罪。人命所悬,理须详正;夫刑或滥,其何则焉?故不可轻杀不辜,宁可失于有罪。此亦宽仁之道也。
无有无罪而见诛,罚而不明,虽刑不禁。言罚必施于有罪也。无有有功而不赏。赏而不明,虽赏不劝。言赏必加于有功也。戒之,封,重称戒者,所以示于殷勤。封,康叔名也。
诛赏之慎焉。诛赏者,国之柄也。怒而加诛,未必当罪;喜而行赏,不必当功。且赏僭惧及于淫,诛滥则惧及于善。赏得其功则贤人以劝,罚得其辜则奸人以息。此不可不审慎之。
《史记.楚世家》:“周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王。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王之师也,此时也九十岁。’”
作者…今天跟大家聊的这位鬻熊,有很多名头在他身。玄帝颛顼的后裔,楚国的祖先,道教的开山鼻祖之一,周朝的火师,大巫级别的人物等等。听着是不是特别有传色彩?下面我们来一起聊一聊。
这位鬻熊其实早先是在商纣王的手下干活的,而商纣王这位大老板稍微有点志气的人都是瞧不他的。所以啊,鬻熊自然不干了呗,到哪里去呢?当时天下最有名的不是姬氏吗,是周王姬昌嘛。所以他来到周王而去了。
鬻熊自己本身是有治世才能的,在传说他还有法术在身。所以,我们说投奔当然不是自己主动跑去投奔,作为一个圣贤之士,总归是要有点脾气的,得等着贤主自己门拜访。
b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