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拦住他,给写了两个字,天下。
他开始讲述自己的刺秦,自己为了天下,最后放弃了刺秦,因为他相信只有秦王可以结束战乱,一统天下。这里画面绿色为主,绿色,自然的颜色。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这里的绿色代表着顿悟与悟道。梁朝伟悟出了“道”,对天下的义,比国家的义大,比个人的得失大。
绿色,道,天下大义,这是影片的第五层。
最后梁朝伟让了张曼玉一剑,死在她剑下,最后两个人双双自尽,而这一让就是影片的第六层。
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层次,而这部片子做到了这一点,一层进一层,也讲究境界,一层是一个新的境界。最高是让,让国,让天下。其次是天下大义,但终究还是以暴制暴。然后是谋。最后是欲和技。这就是中国文化所传承的最高精神,所以史记以让国开始,我们都熟知孔融让梨的故事。《英雄》这部电影做到了这一层层的阐述和递进,张艺谋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野心很大,愿望也很好,这部片子是中国自己的电影,因为除了中国人没人懂。张艺谋一定是希望这部片子可以开启一种属于中国自己电影的风格的时代。
当然影片的口碑不理想,大家都把他当成了画面大片来看,而没有看出里面的意境。书法和剑法的想通,舞剑时在水面上的招式正是书法的落笔方式。那些如画的风景,也是在帮助观众进入他所希望大家看懂的意境。
还有这不是一个刺秦的故事,张艺谋只是借助了这段耳熟能详的历史。所讲的是他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对天下道义的感悟。
太多的人懂技术,但是不懂美,懂美,但是不懂文化,。我认为至少9分。
记得本科时候打游戏之余,与室友锦涛一起,一遍遍看《英雄》,锦涛最喜欢陈道明的一句词:“六国算什么,寡人要率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每每在宿舍学道明兄的腔调,惟妙惟肖;而我最喜欢张曼玉含泪对梁朝伟说:“你为什么不挡我的剑?为什么不挡?”,每看到此处,心中总不免无限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锦涛兄心志高远,所以关怀总是宏大叙事,家国天下,而我胸无大志,习惯于关心每个人物的悲欢离合,情到悲处,感同深受。
《英雄》既开启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序幕,也树立了中国历史文化融进电影艺术的里程碑。《英雄》里的艺术,不仅仅在于张曼玉、梁朝伟、李连杰、章子怡、陈道明的精彩演绎,也来自于谭盾的精彩绝伦的背景音乐配置,主题曲《为了苍生》堪称经典。更有意境表现在赵国的书法、秦国的箭阵,戈壁的流沙,张曼玉与章子怡对战时舞起的漫天黄叶,还有无名与残剑凌波微步时弹起的一滴水珠……
第一次看《英雄》是在2003年高考之后,欣赏它的宏大场面,精湛功夫;本科看《英雄》,感慨它的儿女情长,配乐之美,以及三重猜测的剧情叠置。今天再一次看《英雄》,却生出几多奇怪的想法,对于剧情多了一些历史政治层面的思考?
1、残剑语飞雪:秦王为什么不能杀?
在今天看来,残剑、飞雪、长空、无名,都是政治上的异议人士。秦灭六国,飞雪乃赵国大将赵震之女,赵震死于秦赵之战,残剑、长空、无名对秦亦有杀亲之仇、亡国之恨。刺秦,成为阻挡秦灭六国,复仇雪恨的极具号召力和革命合法性的举措。共同的敌人,让残剑、飞雪、长空、无名走在了一起,奠定了皆为联盟的首要基础。然而,四个人刺秦的理由又有不同,飞雪、无名是杀亲之仇,长空是侠义之道,残剑则是亡国之恨之余的怒为红颜,不同的际遇与出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和刺秦的最终抉择。
飞雪与残剑代表了异议人士的两个典型派别:激进派和温和派。激进派决心坚定,誓死刺秦,以雪国仇家恨,单纯的以为只要刺死秦王,所有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天下即会太平,人民就会安康,甚或是激进派根本没有想过人民和天下,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刺秦,目的单纯,至于刺秦之后则与我无关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