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升一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3章 论官场觉悟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书记,别光站着了,黄部长大老远过来,还没喝口水呢。”高迪看到李木子只顾着说话,都没有落座,提了一句。

    李木子平时就是这样的人,不注重细节,同时对官员也不巴结讨好,所以出现了这个局面,“你看,让高部长见笑了,快请坐,请坐……”

    黄有亮坐了片刻,稍事休息,步入了正题,“李书记,我们过来,是对你进行谈话的,组织任命,要征求你的意见。”

    “是呀,忠信书记和书升区长,推荐你为区宣传部部长,并且直接进常委,你看,有什么话要对组织说嘛?”高迪接过话,问道。

    李木子笑了笑,并不是很兴奋,“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映,跟大多数源东区官员一样,为什么是她?呵呵。”

    “说句实话,我热爱这片山区,我从乡镇起步,在这里干了五年副书记,去了石佛镇干了五年镇长,后又回到了这里。山区的百姓,早就放在了我的心里,还有太多太多事情,他们拜托给了我,我没有干,有遗憾……”李木子动情的说。

    “当然,组织相信我,机会给了我,我会……我会继续保持本色,不忘初心,把老百姓始终放在第一位!谢谢组织!”

    话很短,很朴实,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多少修饰。

    黄有亮听得很认真,“李书记的话,让我受益也很深呢,你走了,不代表没有人接过你的枪。这个,就需要高部长认真研究,为山区百姓再选拔一位得力的干部!”

    “一定,一定,这是我们组织部的职责。”高迪立即表了态。

    就在黄有亮跟李木子谈话的时候,确切的说,是高迪跟黄有亮上楼的时候,马池镇的镇长,郑超,立刻就坐上了车,去了城里。

    “姜区长……您好!”郑超一开门,就看到了姜书升坐在办公桌前,抬起头,一看是他,姜书升有些惊讶,身后的刘伟挤出头来,“姜区长,拦也拦不住……”

    “刘主任,你去吧,没事了。”姜书升也没站起来,也没有礼让郑超进来。

    郑超有些尴尬,只能是硬着头皮走了进来,“姜区长,那个……我有工作找您汇报。”

    虽然有些不舒服,总不能抬手打笑脸人吧,“坐吧,你先稍等一会,我看完这份材料。”

    郑超找了个地,坐下,双手搓了一下,“嗯,好的,姜区长。”

    姜书升心里快速运转,这个郑超,早不来晚不来,这个李木子刚刚人事调动,就过来了,必定是有所图。

    大约过了十分钟,姜书升抬头看了看郑超,他还在板正的坐着,姜书升合上文件,端着茶杯,过去了。

    “怎么?你怎么过来了,我记的,你这是头一次吧。”姜书升问道。

    郑超站了起来,随着姜书升一块坐下了,“姜区长,没有及时过来跟你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我的错。”

    “呵呵,说吧,什么事?”

    郑超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内,掏出了一份材料,“姜区长,上次你跟我讨论的精准扶贫方案,我是受益匪浅,你看,我又总结了很多的方法,您过目。”

    姜书升想到了上次去马池镇,专门看了马庄村蔬菜加工项目,提出了扶贫资金可以入股的设想,不知道,这位年轻的镇长,又有什么高招。

    姜书升接了过来,这是一份《关于对目前马池镇扶贫策略的思考》,大约有五页纸,姜书升仔细阅读起来。

    短短几页纸,看了大约十来分钟,可谓很仔细,“郑镇长,你的这个扶贫方案,确实不错!下了大功夫。”

    “谢谢姜区长的肯定,我是在踏实的工作基础上,总结提升而来,你看,还有什么改进的吗?”

    姜书升笑了笑,“你的这个方案,大体分了三部分,一是思考了贫困的原因,二是提出了脱贫先富脑袋的思考,建议每个村里必须配备一个年轻的书记或村长,很大胆呢!第三,高效利用扶贫资金这一点,也很有想法,比如说入股农业项目,一村一个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都是很不错的点子。”

    “姜区长,还有一点,电商这一块,鼓励年轻人,回村发展。目前呀,农村为什么穷?人才的匮乏,年轻人的离开,占据了很大的原因。”郑超又补充了一句。

    姜书升非常赞同他的思考,“郑镇长,你尽心了!很不错,按照你的想法,大胆的实施吧。”

    “嗯,谢谢姜区长的鼓励和支持!我一定要牢记你的指示,把马池镇建成脱贫攻坚示范镇!”郑超站了起来,目光坚定的回答。

    姜书升喝了一口茶,“李木子马上就要离开马池镇了,无论是谁过去,你还要注意搞好班子团结,明白吗?”

    郑超听到这句话,想要说什么,话又咽了回去,姜书升问了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也到没有,我想知道,派谁过去?区里有考虑吗?”

    “这倒没有,还没开会研究呢。”姜书升随口说道。

    郑超听到这句话,有些失望,“姜区长,您看……我……您能不能帮我说句话?”

    这个时候,姜书升才反应过来,这个郑超此行的目的,原来为了马池镇书记一职而来,这小子,那边才刚过去谈话,这边已经是找上门来了。

    “哎呀,郑镇长,你才干了几天镇长啊,所有的乡镇街道领导,你最年轻了吧?”姜书升问道。

    郑超有些不好意思了,“姜区长,谁也想进步嘛,嘿嘿。这一次,李书记能够入常,我想也是您的功劳吧。”

    这句话一出,姜书升立刻判定,眼前这个郑超,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奥,这话倒是稀奇,从何说来?”

    “姜区长,能够有如此关系,直达市委组织部,也就是你了吧,忠信书记,绝对不会推荐她,那就只有你了。再说,能够用提拔一个年轻女性干部破解我区常委的多个遗留问题,没在组织部干个十来年,是想不出这样的办法的。”郑超分析了几句,可谓是句句到点子上。

    这些话一出,姜书升对郑超的印象,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是这个年轻人,非常聪明,非常有想法;二是这个年轻人,有点恃才傲物,卖弄风骚的味道。

    “呵呵,你的思考,可谓是一针见血。马池镇,至于谁会过去补缺,要等到区委常委会研究。你呢,心思不要总放在这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