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人都爱马文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7章 书圣棋圣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着祝英台的表情都变得狂热起来,而祝英台自己则是既迷茫又隐隐有些害怕,虽被几人道贺,却丝毫没有高兴之意。

    非但祝英台并不高兴,似乎就连祝家父母都没有什么兴奋之色,照理说访问官都到了门口,必定是已经由擅书的官员确定过优劣了,为何祝家父母却一副进退两难的模样?

    见众人尴尬,马文才忙打起圆场:“大中正派来的官员还在等着文台兄,我等何不做个见证,先去见见那位访问官?”

    访问官也有访问官的规矩,虽是访问,却不能接受被评定者的招待,以免有索贿的嫌疑。

    有些士族为了证明子弟品级的公正性,会邀请同等门第的客人作为“见证”,以证明没有徇私舞弊的现象。

    知客童子原也想招待访问官在祝家庄内等候,但此人竟连大门都不踏入,就在门外待客的茶室里坐着等祝英台出去,半点都不着急。

    现在马文才又说他们可以做个“见证”,让祝家父母连拒绝的理由都说不出口。

    能怎么拒绝?称病?

    “病人”好生生在赴宴呢,当这么多同窗瞎子?

    祝伯元越想越是头痛,忍不住又回身瞪了祝英台一眼。

    “你自己出的风头,自己去解决!”

    他命人去唤了几位对此事颇有了解的门客,“让卢先生和方先生陪你去接待那位访问官,若是要字,写一幅给他,只是不要再想着出风头了,年纪小小就盛名在外,对你不是什么好事!”

    他的最后一句语气极重。

    受到警告的祝英台反射性点头,可目光一接触到马文才,突然就想到了那夜去夜探时说过的话,顿时醒悟了过来。

    这字,非但不能随便写,还要好好的写。

    最好写的那位傅大中正不得不重视,好到给她的书品一个极高的评价才行。

    想到这里,祝英台精神一震,双目有神地望向马文才。

    后者对她微微一笑,挑了挑眉。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访问官来,宴席自然得停了。好在他们因为赴宴都着装庄重,不必再回房更衣浪费时间,那两个门客一来,宴上的众人便动身前往正门,去迎接傅昭派来的访问官。

    马文才跟在人群之中,见祝伯元一路上面色凝重,就知道他根本不欲让祝家扬名。

    除了祝英台是女人外,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终于到了门前,从茶室中出来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一身紫色绣金的官服,身后跟着几个年轻的吏胥,正是此次被派来的中正官。

    “陆使君,怎么是您亲自来了?”

    姓方的门客似是认识这个老者,惊声出列,连忙上前搀扶。

    祝伯元见此人似乎大有来头,心中越发不安。

    果不其然,等那门客一介绍,才知这位老者是已经致仕的秘书监,乃是秘书省的长官,去年方才致仕,回乡养老。

    这方姓门客以前便是秘书省的书吏,因出身得到同僚排挤而辞官,怎会料得傅昭竟请了他出来做访问官?

    这门客以前出身低微,他认得陆使君,陆使君却不认得他,但有此人在,却省了介绍的功夫。

    他身为访问官,也不止来祝家一处,只是之前在会稽学馆见了祝英台的字,实在是大为喜欢,而贺革原本就向傅昭推荐了书法出众的祝英台,因此擅书的他才决定亲自来见祝英台一面。

    如今他见得祝英台神情散朗,稚气犹存,不由得想起自家的孙子,态度越发和蔼可亲。

    “你便是祝英台吧?来,快写一副好字,让我带回京去。”

    祝英台连忙应允,祝夫人安排的下人也抬着书案、笔墨纸砚等物来了。

    马文才等人一一向陆老见礼,表明自己的身份。

    陆老见祝英台还带了“见证者”来,可见对其前来访问一事十分重视,心情也颇为愉悦。

    “既有见证,连许多麻烦都省了。太子如今正在编纂《文选》,征召诸州擅书之人为从官……”

    啥?

    刚刚站在书案前的祝英台抬起头,不敢置信的看向陆老。

    只见他捋了捋颔下的美须,笑着道:

    “祝英台,你满腹经纶,又是士族出身,还擅长书道,此事正是你绝好的机会。如你欲求‘天子门生’而不得……”

    “‘太子门生’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与此同时,梁山伯家……

    梁山伯:(愁容)什么?见证人?

    访问官:……没有吗?

    梁山伯:(更愁)能劳烦跟我回趟学校吗?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