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
她并没有义务,一定会对和娘好。
没准她会认为,和娘是一个和她抢夺儿子注意力的外人。
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之所以不想着闹出来,只怕是为了嫁妆。
但杨陵并没有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因为他对王氏是有一些失望的。
她是和娘的亲娘。
在这个时候,依旧是替另一方说话。
而不是拎起棒子去打人。
心性有些冷漠。
那是她的亲女儿。
而不是外人。
这一点还不如子恒这个做父亲的。
做亲爹的,是借酒浇愁。
虽然没有用。
但态度上还是偏着自己女儿。
在杨陵看来,王氏对这个一手带大的女儿并不怎么关心。
显然子恒也是一样的想法。
看向妻子的目光里,带着几分不快。
王氏有些不自在,低垂着头。
她也替女儿担心,但更怕女儿和婆家人闹翻。
嫁过人的女人,要是被婆家赶出来。
那么林家都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说林家不会教女。
她自然并没有现她对面的两个男人用眼神,在相互交流着什么
“你怎么来了?”杨陵问。
“夫君,我是给你送吃的,你一早起来,还没有吃饭。”
“没胃口,不吃了。”
“啊!夫君的身体很重要,吃点吧!你放心,和娘夫妻会和和美美的。”王氏说。
“和和美美?”子恒低声道。
对面的杨陵脸色很平静,但是嘴角抽搐了一下。
这是在掩耳盗铃?
这时子恒说:“事情该怎么做,我心里自然有数。”
“大郎,你送你娘去休息一下,过后,你来这里一趟。”
“嗯!”
大郎就把王氏扶起来,笑着说:“娘,你回去休息一下,这事有我们在,一定是没有事的。”
“好好好,这样子娘就放心了。”
看着王氏的样子,杨陵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
此刻的他觉得,要是小姑姑遇到这种情况,绝对不会这么做。
一定是想着怎么想办法,治治那一家人。
这一刻,他的想法是无比坚定。
王氏和姑姑相比,就没法比。
云双还是成为姑姑那种类型的女人。
更加令他放心。
这一刻的他,看的很清楚,标榜着贤良淑德的女德,把女人的灵性和创造力都给摧残干净。
只剩下‘贤妻良母’。
而且是带了引号的贤良之人。
要是没有男人在后面支撑住,这种贤妻良母能做什么?
大概就是哭.
或者是找人求救。
就比如说现在的王氏。
杨陵觉得她心里,最大的可能是让女儿忍下去.
大概会说:做媳妇的一般都会吃些苦。
但她们总是比做婆婆的年轻,熬到最后媳妇变成婆。
这样子也就是翻身了。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媳妇的要经历不少时间的煎熬。
小姑姑曾经说过,在无尽的煎熬下,人的思想常常就此沉沦下去。
她们的心灵,会遭遇严重的考验。
到最后,能够成佛的寥寥无几。
更多的人,变得是整个心灵都扭曲着。
然后找机会泄出去。
而新一代的受害者就此产生。
如此循环下去。
在小姑姑这种介绍下,杨陵感觉到了很可怕的问题。
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很普遍。
之所以没有爆出来。
一是孝道一出,几乎没有人可以抵挡。
二是大家都认同这个价值观。
只是那些脑子不怎么灵活的人,认为唯唯诺诺的妻子不会惹事。
但他们都忘记了一件事。
一旦家庭面临外部压力时,她也没有力量反抗。
她已经被教导成了一棵菟丝花,柔柔弱弱的必须依靠着别人为生。
这时候,根本无法责怪女性的弱势无作为。
既然习惯了唯唯诺诺,自然就不会有自己的主意
在不同时候,长处就是短处。
温和善良的人,大都没有太大的主见。
往往会随波逐流。
也有一些女性在女子无才就是德的论点下,成长起来。
并没有唯唯诺诺。
看上去爽朗大方,为人做事很是讨人喜欢。
但她们也有问题。
她们因为未知,做事时没有什么畏惧之心。
会狂妄自大,最终给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惹来天大的危险。
等到知道,也已经晚了。
不是她们愿意找死,而是她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在找死。
比如说放高利贷,比如说包揽讼事。
只要有钱挣,她们就去做。
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所作作为,是触犯了法律法规。
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恶,很可怕的。
这还是他旁听小姑姑,给女儿云双上课时听来的,这简直就是打开他的新世界。
他现自己是低估了女性。
小姑姑曾经说过:女人也是人,有自己想法。
尤其是小姑姑还特意点评了,长安侯府的那几个女性主人。
之所以用侯府人做例子。
是因为云双是相对熟悉的人。
好理解。
比如说甄母这个人,她的确是心里有些疼爱云双姐弟。
也会照顾他们两个人。
但是有条件的。
这前提条件就是,他们姐弟两个人,不能损坏侯府的利益。
侯府的孙儿和外孙、外孙女比,老侯夫人心里自然是更加看中孙子。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