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向东南亚、韩国、日本扩散。
八十年代后,他要在内地各大城市建立大量的影音超市,当然必须得先找个二代搞成合资,不然怕是拿不到审批文件。
相对而言,他在日本和韩国开设这类影音超市,虽然也要解决不少限制,但毕竟不是非本国人无法涉及的新闻业,唱片和录像带方面的管制虽然也很严,但既然美国人能在日本开设这类连锁商店,他们不光有美国人,还有英国人和意大利人,将来连日本人也会有,这些限制对他们没有效果。
8月份,一些政府官员和区议员开始建议放宽佳艺电视台的自主时间。不少文化界和影视领域的名人表达了同样的呼声。几人的粉丝团更是准备策划要求取消播出时间限制的活动。如果政府不同意,这些粉丝估计连抗议和游行活动都能做出来。
大佬知道这些动作都不会有太多效果,港英政府不会让佳艺一家独大,tvb和丽的也必定百般阻拦。
如果真让佳艺把科教时间取消,他们两家合起来也无法避免被佳艺死死压在身下,过不了多久都得关门大吉。
佳艺真正的目的也不是取消全部限制,而是能自由分配八小时的播出时间,同时申请“收费电视营运牌照”。
免费电视营运牌照不好搞,但是收费电视营运牌照却有机会办下来。
香港目前还没有一家收费电视频道,似乎香港人没有花钱看电视的习惯。
但若是这家收费频道只有少量的广告,将来佳艺制片部门与电视台拆分,今后电视制片厂制作的精品电视电影,以及优质电视剧都只在收费频道播放。
中原影业的电影上映一年后也会陆续在收费频道播放,特别是今后中原动漫制作的精品动漫和动画电影,同样只在收费频道播放,香港市民这时还会觉得花钱看电视不值吗?
至于免费频道,将来只会播放《三国演义》、《走向共和》、《大秦帝国》这类厚重的正剧,动漫也只会播放少儿向的作品,真正精彩的,并且适合成人看动漫和剧场版动漫,依然只会在收费频道播放。
此外,佳艺就算连自由分配时间都无法争取到,他们也有第二个选择——收购丽的。
丽的在原本位面,几年后本来就被人收购了。
现在连tvb都开始每个月亏损数十万,丽的每个月的亏损已经接近百万,这是任何公司都不愿意背负的大包袱,丽的英国母公司早就在甩卖他们的电视台了。
但是眼下这个局面,就算不要钱都没人会接手一个每月亏损百八十万,未来可能会亏损更多的电视台。
再说了,接手之后怎么与佳艺对抗?
现在“丽的”明显是卖都卖不出去,最后怕是要大佬的几个宿主出手拿下来,否则“丽的”只能申请倒闭,根本没人会接受这个烫手山芋。
这时就好操作了,如果“丽的”破产了,他们自然可以轻松申请取消限制,因为那时香港只有两家电视台。
如果把“丽的”弄到手,他们可以将两家电视台合并,那时再改个新名字,限制什么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实际上,港英政府里的英国人并不廉洁,谁要说殖民地的官员有多廉洁,那真是太天真了,何况这还是个快到期的殖民地。
他们只要将两家电视台合并,那时提前把几个英国人喂饱,再申请一个收费电视台,要从港英政府手上拿到拍照不难。
这样一家免费电视台,一家收费电视台,他们的“电视王国”就算彻底建成了,今后可以向“电视网”方向扩展,在台湾和东南亚各国开设附属电视台,慢慢扩散到全亚洲,再想办法向全世界蔓延。
但这些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情了,佳艺目前的ceo林动,更关心自己的汉堡炸鸡生意。
他的“肯打***月份才算正式开业,采用罕见的24小时营业模式,这让许多年轻人到了深夜还在店内消费。
“肯打鸡”的汉堡和炸鸡块价格并不算便宜,顶多算价高量足,但这种新鲜的洋玩意对这个时代的香港人非常有吸引力,何况还有无法评估的偶像效应在影响着香港年轻人的消费。
这和后来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的盛况差不多,这种西式快餐明明性价比很低,但是一点不影响人们前往消费,哪怕是消费水平还比较低的零几年,这两家也都是生意兴隆。
“中原传媒”在7月份收购了一家饮食杂志,他们给“肯打鸡”的评分是四星,并没有无耻的给出五星,虽然这也很高了。
这种快餐再怎么改良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十天八天吃一次还挺过瘾,但隔三差五就吃一次,则肯定要腻!
况且,香港的茶餐厅平均消费也就十块钱,十五块钱吃的东西比“肯打鸡”还丰富。
但要去“肯打鸡”想吃饱,平均要15元钱;要想吃好,差不多是20元钱。
这种消费差不多是茶餐厅的两到三倍了,他们的汉堡和炸鸡块虽然大,价格却不便宜。
然而,“肯打鸡”被打上了“年轻人消费”和“约会”的标签,林动在广告上也是这么宣传的。
茶餐厅哪里有这样的宣传,年轻人可不会顾及那两三倍的价钱,请女朋友去“肯打鸡”吃饭的牌面,当然要比去茶餐厅高多了。
一周下来,肯打鸡的营业额超出预料,除了早上十一点前和晚上十一点后,顾客都要排队一小时以上才能进入。
这种情况,连外卖业务都暂时搁置了,林动现在觉得,他一口气在香港十八区各开一家“肯打鸡”都未必能满足这种疯狂的消费需求。
所以,项强和项胜这会一改先前的漫不经心,主动向林动打听起来,他们加盟的店面是不是可以快点开起来?
这时别说三十万加盟费,五十万加盟费也行啊!
林动却开始拖着他们了,这门生意既然有赚无赔,而且赚得还不是一般多,他自己买下店面直营,想要收回成本,貌似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
现在别说他们自己的钱就足以支撑在一年内开上七八家店面,就算他们的现金不足,走去向银行贷款也基本不会有问题。
萧炎表示“何止现金足够,他们都有闲心去内地捐钱玩了”。
大佬不知道内地这时是什情况,他总不能天天跑去北京盯着一帮大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