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书剑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备战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四章备战

    吃个屁的独食,李诚只是怕死而已。穿越者固然有外挂,但这是唐朝。李世民拿崔氏没啥好法子,李诚一头扎进去,被人吃了骨头都剩不下的可能性太大了。

    崔成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先是一阵恼怒,随即又冷静下来仔细一想。这事情还是别提了,李诚哪天强大到能够自保了,再提合作的事情也不迟。

    “自成兄,你是对的。”崔成很诚恳的表示,李诚笑了笑:“何出此言?”崔成肃然道:“成姓崔不假,一旦利益超越了自身承受的范围,别说自成,崔成也未必能善终。”什么意思呢?我是姓崔,但特么的姓崔的坑死姓崔的一点都不新鲜不是。大家族内斗,同样惨烈。

    “都别闹了,以后想吃包子,拿钱来买就是。”崔成上前驱散那些不肯走的士兵,最后看着春联道:“要不给我重写一副,要不我揭下来带走。”

    李诚摊手:“没红纸了。”崔成冷笑道:“谁管你有没有红纸,要的是字。”

    “纸也是要钱买的!”李诚现在穷了,现成的土豪不宰还对得起自己么?

    崔成一脸的无语:“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自成。抠不死你!好吧,跟我走!”说着转身就走,李诚被惊着了,难道这哥们也是穿越来的?好在很快反应过来,不能够啊,不然在意的是春联而不是字。崔成没有回住所,而是奔着刺史府去了。看样子跟李玄运关系不错,门子也不拦他,径直带着李诚就奔着书房来了。这里一切都是现成的!

    崔成亲自动手磨墨:“赶紧的,别磨蹭了,我还有事情。”

    李诚一脸的苦笑,站在案前,拿笔沾墨,对着白纸的瞬间进入了专注的状态。丝毫没有察觉到李玄运进来了,看见崔成磨墨,李诚执笔,差点吓的一个踉跄。小心翼翼的上前来,探头看了一眼,李诚笔走龙蛇,一幅字正在渐渐成形。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身处边塞,自然是要抄袭边塞诗人的大作。心里默默道:一首从军行,向王昌龄致敬!

    “好诗,好字!”李玄运一声惊呼,抢上前来,伸手拂开李诚和崔成,就像看见了宝贝,眼睛里放光,看了一会啧啧啧:“好,真好,这是我的了。”

    “这是崔某的!”崔成也急了,辛辛苦苦给李诚弄来,你倒抢了先。

    “自成不是在么,接着写就是了?”李玄运双手按住这幅字,死活不肯罢手。

    李诚一头黑线,咳嗽一声:“二位都有,别争了。”李玄运小心的吹干墨迹,卷起来拿手里,这才露出放心的表情。做了个请的手势:“自成请!”

    李诚上前提笔,沾了墨水,稍稍停顿,落笔如有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次换个人抄,不能盯着王昌龄一个抄,不过王瀚留下的作品不多啊,算了,抄都抄了。

    一个人无耻一次,就能有第二次,嗯嗯,凡事都有你第一次。李诚安慰了一下自己。

    “好诗,豪气!”崔成也赞了一声,李玄运抚掌而笑。

    李诚卷起剩下的纸,架在腋下,一点都不客气,拱手道:“完事了,我也该回了。”说着溜溜达达的走了,李玄运目瞪口呆的看着他,那意思:这是我的纸,你干啥啊?低头看看自己手里的字,想想又忍了。一刀白纸换一幅字,赚了。

    “这厮好生无礼,成去追他。”崔成拿着卷好的字,飞快的溜之大吉。

    李玄运反应过来之后,忍不住抚须而笑,好一阵才展开手里的纸卷,对着这幅字深情地凝望,频频微笑颔首,摇头晃脑的自言自语:“好!好!真好!”

    “自成白赚了一刀纸,当如何谢我?算了,自家兄弟不用客气,请我多吃几个包子就行。”崔成一点都不拿自己当外人,奔着蒸笼就去了。李诚不说话,其他几个只能干看着,这家伙弄个碗装了四个大肉包子,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话:“大过年的,都挺忙的,别送了。”

    李诚咬牙切齿的看着他的背影,吼了一嗓子:“记得把碗送回来。”崔成一个踉跄,头也不回大声道::“好你个李自成,抠不死你。”

    除夕和初一只是开胃菜,唐朝的正月,"gaochao"是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即便是在偏远的鄯州,上元节来临的时候,也是一派热闹景象。

    商户们抓住机会,张灯结彩的装点门面,抓住这一年一次的重大商机。

    午后十分,鄯州城内,马蹄急促,直奔刺史府。李玄运接到军报,立刻让人去叫崔校尉,不多时李玄运当先,领着五十余骑出城。

    “卫国公到了凉州,刺史大人前往拜见,要准备打仗了。”牛大贵进门来一嗓子,李诚坐在炕上,摆弄一些针和线。要打仗就会有受伤的可能,伤口大了就得缝针。羊肠线不会弄,只能用普通的线,回头插线就是了,多疼一下的事情。

    “大惊小怪,早就知道的事情。让你去多弄点水袋备用,你弄了没有?”李诚头也不抬,这种事情没什么好惊讶的。唐朝初期,对外一直在干,要不是吐蕃自然条件过于险恶,早给干死了。吐谷浑依附吐蕃,一直给唐朝捣蛋,威胁着河西走廊,被干死是迟早的事情。

    “已经让钱谷子去备下了,一人四个水袋。大郎,带那么多水袋干啥?”牛大贵还是问了一句,他是老行伍,一般都是带两个水袋,正常情况足够用了。

    “朝廷大军云集,吐谷浑自知不敌,必定会往西跑。这一路上没有水源的地方多了。多带点水,累一点是小事,没水喝才是大事。”李诚还是解释了一下,牛大贵挠挠头:“大郎怎么说怎么做就是了。大郎,要不还是别跟着去了。”

    “你急什么,你们是鄯州刺史的麾下,未必有机会千里追击。我不过有备无患。”

    上元夜的热闹,无法掩盖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带来的紧张气氛,鄯州西北边陲,夜里温度很低,上半夜每到,街上就没人了。李诚跟着出去逛了一下,鄯州城不大,跟着人流走一个来回,就没心情几乎逛了。

    数日后,李玄运从凉州回来,崔成还特意来一趟,表达了李玄运的意思,请李诚去刺史府做幕僚,再次被拒绝后,叹息而走。鄯州进入了紧张的备战期,李诚有条不紊的准备着,最大的短板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