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宋朝官制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耕地单靠人力是不行的,古代也没有机器,此刻耕牛就显得非常重要。

    然而耕牛是非常珍贵的,整个跃龙村都只有三头。想要购买耕牛,需要与政府有一定的关系。

    想要购买三十头耕牛的计划落空了,一次性大批量的购买这么多的耕牛并不现实。

    此刻三天时间已经到了,一个青年带着一个十几个人组成的队伍来到了跃龙村村口。

    通过探听,他们找到了梅府,领头的正是在锦绣城大街上与梅笑寒有过碰面的青年。

    “梅公子!别来无恙!”

    梅笑寒道:“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早就听闻锦绣城跃龙村来了一个高人,不曾有缘相见,能够在锦绣城大街上见到高人真容,真是三生有幸!”

    梅笑寒道:“公子,不必如此客套,有什么话便直说,我不喜欢拐弯抹角!”

    原来这个青年姓刘,名苏,是西州人士,家里是做生意的。其父刘洛因为被人诬陷吃了官司,现在已被扣押。

    主审这个官司的是西州县丞,西州县丞喜好收藏,为了救出其父刘洛,刘苏四处寻找奇珍异宝投其所好。

    恰巧刘苏在锦绣城大街上遇到了梅笑寒,很快就被这种神奇的玻璃镜子所吸引,故此便想要买下。

    得知缘由后,梅笑寒感慨道:“没想到刘苏公子如此的有孝心,我真的是很感动!”

    刘苏道:“这么说来,梅公子是愿意将那块无价之宝转手给我了!”

    梅笑寒道:“不错!你如此有孝心,想必一定会如你所愿,救出父亲的!”

    梅笑寒道:“我有一事想求刘公子帮忙!不知道刘公子能否答应!”

    “请梅公子但说无妨!”

    听完梅笑寒的话后,刘苏大笑道:“原本以为梅公子所提的会是什么上天摘月亮之类的事情,没想到梅公子只是想要耕牛啊!这...好办!”

    刘苏的父亲刘洛是西州的马监史,负责整个西州的民间牛马交易,虽说也算是一个官,但是却并品级。

    虽说没有品级,但是手中的权利却很大,整个西州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的牛马交易都需要通过刘洛之手。

    梅笑寒道:“不知道刘苏公子的父亲为何会得罪了谁?”

    刘苏道:“监察御史张令!”

    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监察御史位低权重,唐、宋两代仅有八品官,明代为正七品,清代为从五品。

    监察御史,无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只能由侧门进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开元初才取消限制。

    但因内外官吏均受其监察,权限甚广,颇为百官忌惮。

    员额,唐为十五人。

    宋减为六人,分察六部百司,品级为从七品。

    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检察员。

    赵虎道:“一个检察院的检察员如此的难道就没有人管的了他吗?”

    刘苏道:“监察御史的品级虽然不高,但是位低权重,朝中没有官员愿意得罪他们。”

    梅笑寒道:“既然如此,岂不是很难办了!”

    “那个张令到底什么来头!”

    刘苏道:“据说张令的叔父”

    宋初沿袭唐代制度,监察御史为正八品上;元丰改制后,监察御史改为从七品,定额为六人。

    宋代御史台的长官是御史中丞,俗称“台长”。

    另置侍御史知杂事一人,作为御史台的副长官。

    御史台下属的监察官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若是以官卑者任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者,加“里行”,称殿中侍御史里行、监察御史里行。

    而唐代所设的御史台最高长官——御史大夫,在宋代前期只是一种正三品的加官,元丰改制后升为从二品的职事官,但未授予任何人。

    御史台的各官官品如下:

    御史中丞:宋初正四品,元丰改制定为从三品。

    侍御史知杂事:从六品,特赐五品服。

    侍御史:宋初为从六品下,元丰改制后定为从六品。

    殿中侍御史:宋初为从七品下,元丰改制后定为正七品。

    监察御史:宋初为从八品上,元丰改制后定为从七品。

    七品在后世看来是芝麻官,而在宋代则属于中级官吏的行列。打个比方,宋代的县令,属京京畿所在地的县令为正八品,其余普通县的县令只有从八品。

    而作为比县高一级的行政机构——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其行政长官——知州一般由五、六品官员出任。

    作为从七品的监察御史,大致介于县令跟知州之间,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

    宋朝官级品级如下:

    诸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王,为正一品。「全为加官,不是常职。南宋末年的左右丞相,也为正一品」,尚书左右仆射。

    诸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国公,光禄大夫为从一品。

    门下侍郞,中书侍郎,诸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开国郡公,上柱国,为正二品。

    诸银青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御史大夫,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开国县公,柱国,为从二品。

    诸宣奉、正奉大夫,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上护军,为正三品。

    诸正议、通奉大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开国侯,护军,为从三品。

    诸通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卿,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开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