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业能用多少还不好说,不过以后的需求量,肯定会远超这个数,你放心做就是。哪怕到时酒店不需要,这些配方也不愁销路。今晚你就去找三个人,我告诉他们怎么团药膳丸。”
郑秀兰心中一喜,之前徐方说赚的不多,她以为一天能赚个一百块钱就不错了。
但现在仔细一算,雇三个人做三小时工,270个配料。一个五块钱,去掉一块钱人工费,一个药膳丸纯利润四块钱!这一晚上就是一千多块!
计算出这个数字,郑秀兰吓了一跳,脸一绷道:“徐方,你给我这么多钱干啥?”
徐方嘿嘿一笑:“毕竟事关我们酒店机密,这活交给你我放心,如此重任必须得给够价格。加上人工成本,一个药膳丸的成本大概在十块钱,这价格不高。一个大酒店里,如果味道真的好,一碟大菜别说贵十块,哪怕是一百,五百,甚至贵一千,也会有人来吃。”
郑秀兰本就生于富贵之家,对徐方的话很认同,有钱人哪会差这点。不过这份见识,可不是一个小农民能有的。好奇的看了眼徐方,郑秀兰追问:“徐方,六年前,一直都在村里?”
“是啊。”
“之后的六年,你去了哪儿?”
“当了保安。”
“你骗人,”郑秀兰气鼓鼓的瞪大眼睛,女人一旦好奇心泛滥,就很容易刨根问底:“一个保安,也敢一道菜比别人贵一千?”
“那有啥不敢,有钱人咱见多了,拿钱当卫生纸似的,哪在乎这点钱。”徐方撇撇嘴,说的跟真的似的。
虽然感觉有哪儿不对,但一时想不出漏洞,想再追问几句,徐方竟然直接拐进了屋。
愤愤的跺了跺脚,郑秀兰打开电脑,继续规划村子的建设方案。
下午,郑秀兰琢磨下村民的收入情况,李叔虽然比较贫困,但最近确实赚了不少,相反张婶男人因为年纪较大,赚的不怎多,第一个名额可以给张婶。
李姨虽然年纪不大,但丈夫还在外打工,哪怕知道家里有钱赚,也不愿回来,平时很少往家里打钱,估计在外面有了人。郑秀兰知道她心里苦,干脆也一起叫上。
村头赵姐家也不容易,家里孩子多,二闺女汪子莲上大学也急用钱,都二十二的大姑娘了,一年到头穿不几身新衣裳。不过李媒婆当时想把汪子莲介绍给徐方,这让郑秀兰有些纠结。
虽然自己和徐方没什么关系,但隐约中,她已经把徐方当成生命的一部分,如今有人来抢,她心里可不舒服。
但毕竟是一村之长,终究不愿看到村民过苦日子,叹了口气,郑秀兰又去了趟赵姐家。
“村长,您来啦,吃饭没,我这给您做点。”看到郑秀兰进门,正在打扫院子的赵姐,立刻热情招呼。
“别客气,我吃过了,赵姐最近忙吗?”郑秀兰问。
“就白天出去捞点扇贝,平时也没啥事,村长有啥事要帮忙,尽管开口。”赵姐对郑秀兰和徐方,可是由衷感激。
“妈,谁来了?”一个女孩从屋里走来,突然看到郑秀兰也在,立刻道:“村长来啦,妈,你怎不招呼村长来屋坐会。”
郑秀兰打量一下女孩,个头一米六五左右,马尾辫,瓜子脸,眼睛黑白分明,大大的很好看,长的很俊俏。
身上的衣服很干净,不过并不新,好像是前年流行的款。
长得俊俏,不虚荣,挺好!郑秀兰立刻给出了评价。
“这就是子莲了吧?真是漂亮姑娘,谈恋爱没?”对这样的好女孩,郑秀兰心底生不出任何敌意。
汪子莲脸一红,扭捏道:“没呢。”
“大人说话你一孩子瞎吵吵啥,快回屋吧,村长你找我啥事?”赵姐问。
“也没啥事,就是有一些活,问问赵姐做不做,一天做个三小时,好点能挣八九十,活也轻松。”
赵姐家里的人口多,除了汪子莲,还一个小子在上学,哪怕现在有扇贝收入,家里依旧拮据。
此刻听到郑秀兰的话,赵姐惊喜的抬头:“真的假的?”
“哈,赵姐,我骗你干啥?”
赵姐脸一红,将笤帚朝墙上一靠:“走,这就走。”
“妈,您歇着吧,我去就行。”汪子莲立刻拉住母亲,看母亲想要拒绝,汪子莲伏在她耳边悄声道:“你年纪大了,手脚不麻利,今儿捡了一天扇贝也累了,我去了还能多赚点。”
赵姐一想也是,点头道:“行,让子莲去吧,有什么活村长你尽管让她干,这妮子身体结实着呢。”
郑秀兰没啥意见,带着汪子莲朝家里走去。
凑齐了三人,郑秀兰便把徐方叫出来。
徐方看到三人,心中对郑秀兰高看几分,这三人家都是村里最贫困的,村长果然是从群众的基础考虑问题。
“小方,这次让俺们做啥呢?”张婶嘴快,率先问了句。
“做点调料,活不难,也不累,就是没耐心做不来。”
“你就说啥事吧,俺们乡下人,啥苦不能吃。”李姨笑道。
徐方取出药材,又找出三个研磨器解说:“把这些药材全部研磨碎,然后放锅里焖,成糊状拿出来,捏出团,晾干收起来。捏成团比较麻烦,两分钟才能捏一个,以后熟练了可以快点。”
“捏一个一块钱,当天结款。”郑秀兰在一旁补充。
一个一块,一小时就赚三十!
三人眼睛顿时一亮!
“现在就研磨吗?”汪子莲问。
“对,这次的配料,需要十七味中药,咱们先把这些都研碎了,我这边就焖上,二十分钟就能好。今儿主要让你们来学习下怎么团药团,等明天我去市里买个研磨药材的机器,到时速度就快多了。”徐方拿过一只手动研磨器,迅速研磨起来。
这手动的研磨器,一般是由生铁打造,一个月牙形的凹槽,然后一个轮子似的磨盘在里面滚,把药材全部碾碎。
徐方本就是中医,研药速度很快,一刻钟的功夫,张婶和李姨没磨多少,徐方身前已经堆满了药粉。
将药粉放在电子称上,按一定比例,称了十四味药材,将这些药粉放进锅里。添水生火,一气呵成。
“徐方,还剩三味。”郑秀兰以为徐方漏放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