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张胜努力大干建设天津卫的时候,一个熟人了趁着夜色来到张胜府内。
“老十三,你怎么来了?练兵结束了么?”
望着胤祥摘下帽子,张胜有些吃惊的问道,胤祥没说话连续喝了三杯酒这才警惕的看看四周,张胜屏退左右。
“四哥,这次你得帮我,皇阿玛不知道抽的什么风,我手下的一个火工被粘杆处抓了,大理寺早晨抓人中午就审判完毕,现在已经流放宁古塔去了,这个人……”
刚开始张胜没在意,直到胤祥说到戴梓这个名字,张胜眼睛瞪大了。
“你说的是发明子母炮的戴梓?”
“四哥,你怎么知道,这子母炮刚刚发明不到一个月,戴梓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我了,你该不会在我身边安插了眼线吧?”
张胜失声问道,胤祥十分吃惊,张胜摆摆手。
“拉倒吧,看你***长得好看不啊?我这里要搞建设,正好需要火工,不然炸药配比不好会死人的,有人跟我推荐了戴梓,说他是一个好的火工,他现在在哪里,这个人我要了!”
张胜差点就说老子是查历史书来的,看一眼外面立马来了主意,胤祥当然深信不疑。
拿出一张草图,胤祥详细讲解,张胜眉头皱了起来。
“她怎么亲自押送,这个犯人这么重要么?”
押送人员名单中凌烟位列第一位,张胜眉头轴的老大。
胤祥见到左右没人走到张胜跟前,张胜逐渐疑惑解开。
整个满清高层丝毫不担心冷兵器的汉人,而是担心汉人的高科技。
当年努尔哈赤在关外被大明军队一炮干掉早就已经在满清高层心中留下了疙瘩,满清进入中原第一件事就是严格控制火药的使用。
民间百姓逢年过节只能够燃烧竹竿作为响动,想要购买喜庆用的鞭炮只能够托人从衙门里面购买。
至于火炮技术,汉八旗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绿营兵。
火工全部是满清心腹,至于戴梓这种死心眼的技术人才在满清看来是一种莫大的威胁。
虽然发明了子母炮在康熙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也让康熙心中升起了警惕。
隶属于粘杆处的满清技术人员学会了子母炮立马派御史大夫上了折子,参核戴梓意图谋反,接着立马审判。
和戴梓有关的一干人等百余人一起流放宁古塔,张胜这才明白凌烟带队的原因,当然内心也升起狂喜。
“老十三,把戴梓交给我,两个月后我让戴梓给你培养出三十个合格的火工,但是这个戴梓我要了!”
“四哥,就你懂我心思,这个戴梓也回不去了,只要有合格的火工就行,前两天实验子母炮,皇阿玛派来的那几个傻逼一炮炸死了我手下二十几个人,跟他们在一起打仗我担心被自己人弄死,我先走了,那啥我听说嫂子想来看你……”
“那你不给我带了……”
两人好好地喝了一顿,临走张胜给胤祥拿走一大摞宝生财,现在军队建设需要大把的银子,当然最重要的是张胜嘱咐胤祥一定要把军官抓在手里,中基层军官一定要是自己人,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四哥,你真磨叽,我走了,酒我也带走了!”
绝版杏花村拉了一车,胤祥这才满意的离开。
时间不长劳恩进入张胜的房间,手里一张规划图。
“贝勒爷,我们打算在这里建设一条铁路,这两座山正好是通往京城的障碍,我们把这两座山的土石方拉倒码头去,用来填海,那里将需要上万民工进行挖山,我们的造价又要提高……”
“不必招收那么多民工了,你现在着重精力铺设铁路,十天后我给你带来一个汉族工程师,他将用最少的人力帮你把那两座山拆了,现在我要出去办点事!”
这个世界行没有什么比科技能够节省人力的了,张胜叫过海望,驻扎在天津卫的所有特战队员除了保护劳恩和南怀松的全部调走。
张胜这边打开系统,从工业产品里面开始搜集,当看到火药一栏张胜差点把舌头吞进去。
“五两银子,抢啊?”
面对系统这个吸血鬼,张胜爆了一句粗口。
“系统提示,火药是管制物品,给你的已经是最低价格,但是火药的辅助用料很便宜,木炭,硝石……这些东西的价格很便宜,基础性质的材料价格更低,当然我们还出售炒制土炸药的设备!”
让张胜非常开心的是系统不知道什么时候升级了,竟然能够进行交互了。
“那还等什么?设备给我来十套,原料我要很多!”
有设备不要张胜才是傻瓜,虽然有些贵,但是张胜不在乎,现在就是有银子。
可是见到了设备张胜恨不得封杀了系统。
“系统小哥,来我不打你,这就是你跟我说的超值设备?这特么不就是大号烤制地瓜的设备么?”
“相对于这个时代这个已经是先进设备,只有有了相配套的工程师才会有高级设备出现,届时系统会免费为设备进行升级,人员配备不齐全的情况下设备就是如此!”
一个嘴巴出现在大屏幕上,张胜竖了个中指,心道老子一定要把戴梓培养成本世界最牛白的火药技师。
大清通往宁古塔的道路只有那么几条,路路上通往宁古塔因为下大雨根本不同,凌烟选择带领手下直接走天津卫上辽东,然后取道宁古塔。
张胜的人等了三天凌烟的大部队才最终到达,远远地海望点点头,张胜指示按照计划行事。
“快着点,把你们送到地方我要回去复命,大家仔细一点,这里是贝勒爷的地盘,我们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进入了天津卫凌烟的眼睛就不够用了,头一次见到马车还可以在铁轨上跑,询问之后才知道这玩意叫铁路,细问之下竟然是张胜发明的。
凌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看看那些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民工,凌烟很难相信这些人都是来自东部的难民。
最让凌烟难以接受的是那些指挥民众干活的监工竟然有很多事红毛的老外,这些番邦的人在大清只要做官都是中高级官员,怎么会心甘情愿的跟着张胜做基层劳动者。
再看看那些经营餐馆的人,还有很多番邦的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