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苍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急火燎烧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林恩的世界里,1950年的夏天是忙碌而愉快的。5月20日,戴姆勒-奔驰公司的美因茨工厂重新投入运营,他以总统身份亲临剪彩,聆听民众振臂欢呼;6月5日,北莱茵-威斯特法伦,亚琛,欧洲首屈一指的风洞试验场在老牌航空制造企业容克斯的总部落成,林恩亲临视察,为科技之奇妙而感慨;6月11日,巴伐利亚政府出资重建的福克.阿奇利斯飞机制造公司正式投产,Fa-223运输直升机成为该公司炙手可热的主打产品,月产量将逐步提高到10架;7月8日,齐柏林飞艇创始人费迪南.冯.齐柏林伯爵诞辰,林恩出席德国航空部组织的航空企业家会议,切身感受德国知名企业家和设计师们的信心与憧憬;7月14日,戴姆勒-奔驰公司位于科隆的发动机工厂投产,该工厂负责车用迈巴赫汽油发动机的生产,月产量150台,匹配各种型号的装甲运输车和军用卡车;7月18日,美方技术团队审核通过了保时捷博士及其团队进行改良的E-50重型坦克设计,这意味着总量达到800辆的E-50战车军购项目即将进入模型设计阶段,而总量为400辆的E-75战车项目设计正由著名坦克工程师海因里希.克尼坎普领导的技术团队进行改良和完善,与此同时,德国陆军也已决定将E-50和E-75作为德国陆军新一代的标准坦克予以装备,初步预定的采购量为70辆E-50和30辆E-75;7月27日,莱茵金属位于杜塞尔多夫的工厂秘密装配完成了从北欧运抵的制导设备生产线,从而开始了R-5型空空制导火箭弹、F-60型地空制导火箭弹以及铁拳IV重型制导反坦克火箭的量产。此外,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323大型运输机、博格瓦德公司的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车、容克斯公司的尤莫211型活塞发动机和尤莫109喷气发动机、莱茵金属的MG42机枪和MG131/151航空机关炮、黑尔内公司的MP44突击步枪、克虏伯的88毫米炮等武器装备也都在这个夏天获得新生。

    仅仅几个月之前,没有几个人能预料到德国军工业会以如此迅猛的姿态实现复苏。从表面上看,这得益于美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的军购订单,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追根溯源。这一切又跟西方世界对苏联的敌视和畏惧心态密切相关。十几年前,元首的第三帝国就是利用了类似的国际环境发展成为一流军事强国,再次走上这条道路,把控内政外交可谓轻车熟路。依照元首大本营的谋略计策。林恩对内扩大德共威胁论,在内阁国会和地方政府拉拢中立派别、排斥异己势力,必要之时挑起矛盾摩擦,利用舆论工具乃至特殊手段消除威胁;对外与法国携手推进欧洲联合,扩大德法比荷等国的煤钢联营范围,积极向中、西欧国家推销军火,并在舆论大肆鼓吹苏联威胁论、渗透论。

    与西方国家的纵容态度不同。苏联阵营对于德国恢复军工、重整军备的行为原本就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为了保持对德国乃至西方国家的政治和战略压力,他们不但在舆论上予以坚决反击,还不断摆出具有威慑性的军事动作。这固然让一部分德国民众和政治势力发出停止军备的声音,但更多人因此而担心苏联的再次侵略。面对苏联的强硬姿态,美、法两国表面作出退让,暗中还加大了对德国的支持力度,而之前立场谨慎的英国政府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们秘密释放了最后一批关押在英国的第三帝国战犯,这些前党卫军人员都是被判处长期监禁乃至无期徒刑的罪大恶极者。不仅如此,西方国家还在矿产、能源方面为德国大开绿灯。使之顺利从瑞典购入铁矿砂和轴承、从南美和非洲购入石油和稀有金属。经过这样一个夏天的整备,民主德国的工业规模和军队实力已经较年初增长数倍,仅从德国自身现状和外部投资情况来看,这样的增长完全超出了现代经济规律,构成了一个让经济学家们无从演算的方程式。

    对于德国的超常规发展,德国民众一边高兴一边担忧,也正如西方世界所推测的那样,苏联当初从德国撤军心不甘情不愿,他们一直伺机而动,等着盘踞北欧的第三帝国势力回到没有天险庇护的德国本土。好将新老对手一网打尽。经过了一年多的休整,苏联军队也逐渐从东西方阵营大战末期的疲倦困顿中恢复过来,精简后的军队拥有更加精良的装备和后勤保障,将战斗、运输车辆集中于一线主力部队的策略也相对提高了苏联陆军的机械化程度,使之能够在地势辽阔的中欧平原上施展快攻。8月底,帝国大本营给林恩发来警告:情报显示苏联正在酝酿一次迅速猛烈的攻势。以图歼灭返回德国本土的帝国势力,借机扶持德共上台并剿灭异己。

    此时民主德国军队已秘密扩增至35万人,加上从丹麦和挪威运回本土的16万帝国军人,陆上作战兵力近50万,但不论元首还是林恩都不认为以这支武装力量能够正面抵挡苏联军队的攻势,分兵防守德波、德捷、德奥边界更是下下策。考虑到西方盟国并没有保证德国不受侵略的军事义务,而苏联军队很可能借边境摩擦之类的借口发动一场短期战争,期盼西方盟国直接出兵参战是不现实的,利用原子弹进行威慑或防御又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帮助苏联在挪威海核爆炸、纽约核袭击等事件上翻盘,进而导致西方盟国站到德国的对立面,这一次德国要么早早妥协退让,要么就得通过常规作战手段来保家卫国。

    若是由德国内阁和国会来做决定,暂且向苏联妥协应该是占据主流的意见。获悉苏联即将发动进攻的消息之后,林恩第一时间飞抵汉诺威。霞云漫天的黄昏后,他与元首缓慢行走在花园中,外人无从得知他们半个多小时的谈话内容。谈话结束之后,林恩与元首召集的帝国将领们见了面。大半年之前。三十万帝国军队正是在隆美尔、克莱斯特、曼施坦因、豪赛尔这些名将的指挥下同百万苏联军队展开鏖战,虽然最终没能取得胜利,但以寡敌众的表现已证明了他们的一流战力。在陈设简单的大本营指挥部里,林恩和这些帝国军事力量的主心骨进行了多日商议。最终拟定了一份大胆冒险的作战计划。

    在确定即将对苏作战的情况下,林恩派出总统特使分赴华盛顿、伦敦、巴黎,通报苏联即将进攻德国的消息并向美英法三国寻求军事援助。苏联的进攻准备再隐秘,以美英谍报机构的能力还是会有所发现,而不论是国力遥遥领先苏联的美利坚还是同处欧洲的英法,无不建议德国政府以妥协方式避免交战——林恩对此早有预料,因而令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