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苍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伦敦峰会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晴朗冬日,阳光和煦。在英国首都最繁华的西斯罗国际机场,一架机身侧面喷涂着黑白红三色国旗的Ju-52稳稳降落。与停机坪周围的DC-3(美国道格拉斯)、波音-307、York-1(英国约克)等客运飞机相比,这种三发动机配置的飞行器显得既老旧又另类,飞行速度也慢了一截,但以国家首脑身份出访国外时,林恩坚持乘坐从西班牙购回的原装“容克大婶”,且以此为荣。事实上,尽管大多数容克-52都在战争期间损毁,而德国的BMW发动机和配件、机体生产线也不复存在,目前西班牙、法国、瑞士甚至英国的国内和国际航线上都还有不少容克-52服役,它们的维修部件和仿造发动机主要由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工厂负责提供。

    英德两国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针锋相对,尤其在海战中倾尽全力,但两国之间的仇怨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刻。停机坪上,威武的王室仪仗队整齐列于红地毯旁,身份显赫的迎接者在舷梯下方恭候,德国驻英工作人员、侨民等数百人在外围挥舞着鲜花和小旗。迈出机舱门的瞬间,林恩切实感受到了英帝国的大国胸襟。王储伊丽莎白(也就是后来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安东尼.艾登亲临迎接,这也是迎接外国元首最高规格的礼节,他们当然不会想到,眼前这年轻得有些匪夷所思的民主德国总统在几年前还是个厮混于党卫军最底层的士兵——好歹没有在英**队身上留下过血债。

    刻意修饰的胡须使得林恩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成熟一些,年方23的伊丽莎白王储则是的的确确的青春靓丽,只可惜她早在两年前就与远房表兄、希腊和丹麦王子菲利普.蒙巴顿结婚,也令外界免去了许多菲菲遐想。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之后,主宾同乘一辆劳斯莱斯离开机场,途中以英语浅显交流了一些话题。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巡游伦敦,林恩不住地往车窗外张望,此时的英国首都几乎看不到二战时期德国轰炸机和飞弹留下的痕迹,此前核弹危机带来的阴霾也为时间所冲淡。街道上一片繁华祥和的景象。不过,林恩注意到街边车辆中,福特、通用、威利斯等美国品牌占据多数,在不计其数的美国援助物资冲击下。罗孚、凯旋、奥斯汀、杰森等战前赫赫有名的英国汽车品牌势必大受影响,由此延伸开去,英国人生活的许多领域都充斥着美国元素,加之美英政府的政治合作,两大英语系国家的距离应是如历史那般进一步拉近了。

    国际核武器峰会实质上属于军事外交范畴,作为英国王储,伊丽莎白所言不多。主要是由首相艾登与林恩交谈。作为昔日的世界经济文化中心,英国的科研力量相当雄厚,只是受到战争削弱的国家综合实力制约了他们在自行研究核武器方面的步伐,直至1949年也还滞留于在核门槛之外,但这个老牌帝国对世界核武器形势的关注和警惕不逊于其他任何国家。在之前核危机最紧张的时期,英国为防本土受到核打击而动员了数百万大城市居民撤往乡村,并且通过与美军合作的方式获得了战略核反击能力——一旦英国遭到苏联的原子弹袭击,部署在挪威南部基地的美军将立即向驻扎同一基地的英国空军转交若干原子弹。由英国轰炸机搭载前往苏联进行反击。渡过核危机之后,英国政府据传在核武器研究方面下了很大决心,人员、经费和资源都放在了优先位置。核反应堆数量成倍增加,浓缩铀的提炼设施也有大幅扩增,掌握核武器仅是时间问题,不过英国官方对此一直不愿承认罢了。

    传言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林恩的优势在于他能够结合原时空的历史进行推断:英国人距离他们的第一枚原子弹已经不远,大国尊严的驱使下,他们半途而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此次美国提议召开国际核武器峰会,英国第一个表态支持而且积极提供举办场地,其真实意图值得揣摩;苏联一反常态的积极支持同样值得推敲。按照原本的历史,他们在1949年10月试爆第一枚原子弹,1946至1948年间的东西方大战显然制约了苏联政府的精力,尤其盟国的大规模轰炸对苏联的工业和科研基础设施有较大影响,再加上政权更迭的关系,他们的核武器研究进度滞后不足为奇。但借自由帝国之手接触并使用了一枚美制原子弹,苏联核团队距离成功可能只有几步之遥了。

    这样一次蕴藏着算计和阴谋的会议注定有它的精彩之处,发起国、主办国及受邀参加会议的47国首脑先后抵达伦敦,兰卡斯特宫由此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焦点。除去多数实力有限、科技薄弱且与核门槛相差十万八千里的“酱油国”,真正决定会议成果的也就是以美、苏、英为代表的那么几个国家(法国和中国拥有原子弹都还要等上十几年)。会议伊始,美国总统托马斯.杜威给与会的国家首脑们放映了纽约核爆炸后的照片和影像,大荧幕上,那座曾经的国际之都已经成了一片荒废的水泥坟场,许多楼房主体仍然矗立,焦黑的外观、残破的墙体给人以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而城市废墟中的各种景象皆在无言地诉说着核武器的可怕之处。

    哀思之余,首脑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造成纽约毁灭的“罪魁祸首”——代表苏联前来参会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在苏联,真正掌握权力的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也即是斯大林和他的继任者赫鲁晓夫,什维尔尼克和他的前任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面对无声的抨击,61岁的什维尔尼克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老练应对:他面色沉重地倡议在场全体为纽约事件的蒙难者起立默哀,在这之后,他信誓旦旦地声明,苏联对纽约核爆炸的发生毫不知情,更不具备动用原子弹袭击美国城市的能力,却无辜遭到了真正黑手的嫁祸。由此引发的东西方大战直接导致三百多万苏联军民丧生,西方国家亦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洗脱罪名,苏联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证据,什维尔尼克继而向参会的国家首脑们展示了他带来的照片、影像和录音。荧幕上出现了建立在雪山群中的核武器工厂、身穿德式军装的守卫、秘密开采的挪威铀矿以及突袭海上货轮所缴获的浓缩铀。录音内容亦证明盘踞北欧的第三帝国残余势力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播放这些资料时,什维尔尼克没有插话,“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却十分明显,先前怒目冷视的国家首脑们莫不感到万分惊讶,就连美国总统也沉默了。作为事件的重要参与者,林恩对内幕的了解甚过在场每一个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