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准地奔着一辆苏军重型坦克而去。在苏军坦克乘员和周围的步兵们能够做出任何有效反应之前,它径直命中了坦克正面,迸发而出的火球瞬间吞噬了那辆坦克的前半部分,振聋发聩的爆炸声强过于此前任何一种火器发射的炮弹。
在人们的思维转过来之前,又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超大火箭弹”带着同样的声响和尾迹出现了,它们就像是长了眼睛一眼,从两千多米之外飞来仍能准确命中行进中的苏军坦克,而当烈焰硝烟一一散去,三辆IS3只落得相同的下场——留在原地的残骸就像是内部弹药发生殉爆的战车,肢体扭曲、面目全非。
登场还不到五分钟的战场中坚遭敌方神秘武器摧毁,苏军登陆部队的士气顿时受到了打击,而防御方的机枪火力也顺势爆起,埋伏在前沿阵地上的反坦克手们趁势利用单兵反坦克火箭弹集中打击余下的两辆T34,它们的防御力其实并不比IS3差到哪里去,但战局已经无可逆转,其中一辆很快被打坏了履带,更多的“巴祖卡”火箭弹呼啸而至,最终将它变成了一摊废铁,另一辆独木难支,缓缓撤到湖边掩护后续登陆部队,履带下留下两条醒目的鲜红血痕……
由地空制导火箭改造成为反坦克武器可不是林恩的专利,早在帝国军队全面占领特隆姆瑟之前,帝国大本营就根据战略计划制定了相应的武器发展规划,制导武器显然符合帝国高层以少敌多、以弱敌强的现状和思路。得到盟军的暗中帮助后,帝国方面在向欧陆运送作战人员的同时也拆卸运来地空和反坦克发射器各五套,并配备地空制导火箭弹30枚、反坦克制导火箭弹60枚,仅靠这有限的先进武器显然不足以抵挡苏军的正面进攻,但结合精妙-的作战策略,关键时候仍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效用。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