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护花宝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章 舆论大战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哎哎,你听说了没有?”

    “听说什么?”

    “哎呀,就是谢东他们的事情啊!”

    “啊,我当然听说了,最近多火啊!”

    “哎,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废话,这还用问?佟欢平时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

    校园里面永远是小道消息传播最快的地方之一,学生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几乎都完全一模一样。

    但与之前他们所有的八卦主题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发生的事情,居然就发生在他们的身边,就是他们认识的人!

    一开始他们根本不敢相信,因为新闻中多为当事人隐去了名字,但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又消息灵通的人把事情揭露了出来,尤其是佟欢的身份背景被人人肉出来了以后,学校里面的学生们几乎一个个都兴奋而充满了怀疑。

    真的是吗?

    真的就是佟欢、王婧他们吗?

    当他们发现王婧和朱秀殷、佟欢、叶霜霜、谢东同时缺席的时候,这一切似乎都被落实了。

    “喂,你们两个在说什么呢?”但总有那些消息不怎么灵通的学生上来打听,而他们自然遭到了极度的鄙视。

    “我靠,还能说什么啊?当然是说佟欢啊!”

    “佟欢?佟欢又怎么了?”

    “我草,你太out了吧?连这个事情都不知道?过来,我给你看!”好事的同学立刻拿出手机,翻出手机新闻,显摆的拿给自己的同学们看,眼睛里面充满了鄙视与骄傲。

    可等他翻到新闻页的首页上时,却忽然间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条崭新的标题“黑与白,是与非,网络舆情的真相!”

    这条新闻标题的下面副标题是“坏孩子是否永远都是坏孩子?”、“是谁在妖魔化他们”

    再在下面就是非常细小的之前的新闻标题“官二代当街行凶”,如果视力不好,几乎很难看见。

    上面的标题是如此的显眼,使得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点了进去,点进去以后,他们才发现,这是一篇看似站在公正立场上质疑民众意愿,质疑当前舆情结论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文采并不见长,但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哲辩思维,而且小心翼翼的规避掉了许多的敏感词,譬如官二代,富二代,权贵,特权等等刺眼的词眼,用的更多的是“调皮、捣蛋、过份、坏事”这种介于中xìng和贬义之间,刺激xìng没那么强的词眼。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这篇文章的倾向xìng就已经非常的强烈了,但更强烈的是,这篇文章最后质疑了网络暴力,质疑了媒体唯恐天下不乱的节cāo。

    网络暴力和媒体的节cāo,一直都是很受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即便是那些投身于网络暴力大业中的网民们,他们自己有时候也会觉得网络暴力很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当这些事情如果和他们相关,涉及到他们本人身上的时候。

    而媒体的节cāo,那就跟小姐的贞cāo一样,是贻笑大方的事情,期待媒体有节cāo,不如期待小姐有贞cāo,媒体的尿xìng被老百姓们也都看得透透的。

    但这一次居然有人能够在媒体上直接披露一篇指着媒体鼻子破口大骂的文章,这简直就像是把一个骂人专业户拎到人民大众的跟前,然后让他读一篇痛骂自己的文章。

    很多的读者们都觉得十分新鲜,而且很有强烈的认同感,于是对那些主流的看法也多多少少有了许多的叛逆之心。

    而这个时候,水军们开始发力了,网络水军们开始批量的在文章下面跟帖,开始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整件事情展开攻击。

    这种攻击是如此的有层次,以至于明眼人看起来,觉得这简直就是一场jīng彩的战斗。

    这场战斗是这样开始的。

    水军们先是集中力量附和文章中的主要中心思想“质疑网络暴力”、“质疑媒体的节cāo”,这两点得到了不少很傻很天真的网民们的支持,民众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

    但也有聪明和正义的网民们暴怒的怒斥这些水军们居心叵测,有甚者甚至破口大骂。

    但很快,网络水军们的攻击力就转移到了这些人的身上,他们纷纷截留文字进行回复,像是鞭尸一样证实“网络暴力”的存在。

    “看看,这就是网络暴民们的素质”这是冷嘲热讽的回复。

    “这样的暴力情绪宣泄并不利于解决问题,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调查真相。而真相难道永远就是那个看起来是坏人的人,就真的一定是坏人吗?”这是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的回复。

    看手机新闻的学生们很快和其他的网民们一样,有些迷糊了。

    而这个时候,很快网站又推出了一个新闻“据知情人爆料,新闻事件有重大转折”,这样一篇新闻当中充满了“据某位网友”“据可靠消息”“据知情人透露”这样看似真实,但实际上含糊其辞的语言,这些语言没有直接推翻之前的新闻报导所指引的舆情结论,但它的字里行间,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都指向了一个结果“之前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这一下,引起了许多网民们的反弹,但这一次他们质疑的并不是正义,而是他们打从骨子里面不信任当前的制度和体制,打从心眼里面认为这些当官的和他们的后代全部都是贪官污吏,全部都在为非作歹。

    这种情绪有正义的愤慨,但其实更多的是非既得利益集团没有办法没有门路捞到好处的“羡慕嫉妒恨”,如果把他们调到那个位置上去,他们会为非作歹贪污受贿得更加穷凶极恶。

    当网民们把这种情绪宣泄出来的时候,网络水军们的攻击则再一次升级,他们这一次将矛头引向了一个更加极端敏感的话题“暴民们到底是在主持正义,还是仅仅是在宣泄情绪”。

    这个话题刚刚抛出来,几乎是同一时间,同样的新闻评论立刻就跟着推了出来,学者与网络暴民们所形成的两股势力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合围夹攻,毫无组织正在反抗的网民们刹那间被打得节节败退。

    更多的网民们的视线从佟欢案件上被转移开来,而进而吸引到这一场庞大的网络论战上来。

    这一场论战越来越激烈,吸引了更多无关的公知与学者们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