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
“当然,这个作战计划虽然从表面上看,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美无缺”,但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完美的计划——这个计划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战前,余宝辰在战术分析会上如是讲道——
“根据目前得到的情报,防协那帮挫货,在总兵力方面,对我们占有优势。(更新最快读看看小说网)对于我们来说,为了保证三号据点歼灭战的胜利,我们必须把主力部队部署在三号据点内,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在老家部署很多兵力——这,也就是整个计划唯一的一个缺陷。”
“1916年3月17日,为了打破东线战场的僵局,沙俄西南方面军司令布鲁西洛夫上将策划了一起攻势,他巧妙的运用己方兵力多于对方的优势,将几乎平均的力量同时用于多个战役突破口,结果奥军的预备队无法调动,造成处处都被突破——是为“布鲁西罗夫攻势”。
虽然以那帮挫货们不足5的战斗力,还有那低得发指的智商,几乎没有可能会想到这样的高级战术,但是毕竟,我们不能无视黑天鹅效应(注1)的存在——如果他们在某种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的驱使下,真的使用了这样的战术,那么我们将会陷入到极端不利的境地之中。”余宝辰详细解释道。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双方老家的据点称为主据点。两个主据点,是双方的命门所在。如果有一方丢失了他们的主据点的话,那么比赛将立即结束,同时丢失主据点的一方将被判负——无论胜利点多少。另外,为了增强“斩首战”的对抗效果,针对主据点还有两条补充规则——其一,对主据点的占领需要持续90秒,也就是一分半钟,在此期间如果夺旗者被击毙的话,则占领无效;其二,如果某一方的主据点处发生交火,或者有敌方人员存在的话,则该方的人员复活进程将被冻结,直到交战结束,对方的人员被清除出主据点才能恢复复活进程。请记住我们的网址读看看小说网)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战术呢?”娜塔莎有些好奇地问道,“我们就不能从3号点冲出来,用交叉火力夹击他们?这样的话,他们原本在兵力上的优势就完全得不到发挥,加上腹背受敌,很有可能会被我们再一次全歼的。”
“呵呵,西蒙诺娃同志···”余宝辰稍微有些臭屁地笑了笑,说道,“对于我们所处的战场来说,三号据点只有两个比较狭窄的出入口——这一点,对于据点内和据点外的双方来说,都是完全公平的。钱钟书老先生曾经说过,三号据点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注2)···虽然在我方主力部队面前,他们想要攻进去,难如登天,但是如果我们的主力部队想要杀出来的话,攻守易势,他们同样也只需要留下数量远少于我们的部队,就可以把我们的主力部队封锁在三号据点内,即使我们强行杀出来,也会损失大量的人头,让敌方以极低的代价获得大量胜利点。
而他们的主力部队,完全可以在我们的主力部队被封锁的时候,绕过三号据点,直接进攻我们老家,让我们手中的三号据点变成一道马其诺防线(注3)——而由于我们无法在老家中留下很多兵力,我们将面临巨大的麻烦,甚至有可能会因为主据点被夺取而直接战败。”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三代目问道。
“这个缺陷,通过正常的手段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他们的兵力占据优势。”余宝辰进一步说道,“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既然通过常规策略无法战胜对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布置一支奇兵,绝大多数情况下,用这个计划,我们完全可以轻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