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苏关系回暖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在进行了一周的课程后,柳风组织国内的企业家进行了一次全球走访,首先是荷兰、德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等各个国家的大型企业。(读看看小说网)

    这次走访耗时近两个月,让所有人都大开眼界,并且都感到了巨大的差距,在全球企业参观完后,柳风带领着所有的企业家参观了柳氏集团。

    看着世界最先进的飞机、汽车生产线,这让大多数人都非常的震惊,并且在看到21个车间同时生产1500多架战机时,深深的被震撼了。

    对于柳飞的技术更新换代,各个企业家们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不过这种压力在柳风看来基本上没有那么大,国内的这批老总仍就是国家指定,他们根本没有面对竞争的压力,只有对完成计划的压力。

    不过柳风是现在能帮助就帮助下,至于谁在最后能成为佼佼者,那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通过一圈的参观,柳风也和各国进行了沟通,除了美国对两德统一保持抵触,其他各个国家都保证了一定的可接触性。

    对于美国的不同意,柳风还是了解的,不过现在美国的精力也不在上面,同时因为对伊朗的出售武器,让里根总统在政治上失分不少。

    而且世界最长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航运时被伊朗击沉,这也使得美伊之间的争端更加的尖锐,同时对于柳风的再次访美,美国方面倒是进行了全面的保护。

    军方也没有进行所谓的刺杀计划,因为如果柳风在美国出现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会引起中美战争,这已经是美国国防部的共识了。

    在经过半年的会谈后,两德统一的问题,多方仍然就围绕华约和北约的问题进行着磋商,对此,柳风倒是不打算发表点什么惊人的理论,这个事情短时间是解决不了的,那还是不要出那个没必要的风头的好。

    回到首都后,柳风解散了学习班的人员,自己回到了柳飞,查看了下整个的生产进度,基本上对苏出口的4000架歼10已经快完工了,而中国空军已经装备了11000架,库存方面还有4000架左右,也已经完成了生产订单。

    在直升机方面,多用途直升机是目前的生产量最大的,因为不管是军用和是民用,它都是用量最大的设备。请记住我们的网址读看看小说网)

    因此在全部的直升机生产线中,多用途直升机占到了75%,并且在生产过程中,20%是直接划到民用的,主要集中在森林防火、海上救援、道路救援、交通执法、警用运输等方面。

    重型直升机的制造在整个直升机的制造比重中的份额是比较小的,主要是重型装备运输直升机,解决国内没有重型装备的历史,使重型装备的投放速度加快。

    武装直升机的生产份额很小的根本原因在于没人开,柳飞第一批的770架武直A送到部队后,全国空军所有直升机飞行员都进行了学习,能开作战武直的不到1200人,因为武直A是双人驾驶,只够装备不到600架的。

    最后,柳飞干脆将武直的生产量降了下来,把民用直升机和多用途直升机的产量拉高,首先保证别的方面了,这个事情也让中央的领导们比较着急,但是装备好生产,驾驶员可不好培养。

    从现在看国内的直升机的需求基本上是饱和了,就算驾驶员的培养再怎么扩大,也不会在短期对柳飞的产量有什么影响,因此柳飞的成品需要找新的销售渠道了。

    对苏的出口自然是比较大的一块,因此就直升机方面和苏联沟通后,柳飞和苏联空军达成了技术共享,由苏联提供全部材料和物资,在中国加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