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
那小将的懦弱表现,卓逸夫没什么反应,到是把狂牛气的青筋暴露。(读看看小说网)
“好个没有骨气的软骨头,你家爷爷现在就要了你的狗命!”说着就要顺着绳索爬下去,却被身边几人拦住。
狂牛是个急性子,先前那敌军将领邀战以及悍不畏死的表现很合他胃口,原本想下去一战,给自家大人壮声势,可惜被卓逸夫阻止,现在见到那小将的软弱表现气就不打一处来,这是一种本能的厌恶,对不忠不义之人的厌恶。
卓逸夫笑了笑:“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种形势明显不利情况下,什么大仁大义,换来的只有死路一条,这不叫忠义而是愚忠,投降反而能保住性命。”
卓逸夫这番话可谓是大逆不道,身边许多耿直之人虽然没说什么,但心中已经产生了轻视,怀疑自家大人是不是太过软弱,居然说出这种有违气节的话。
狂牛攥紧拳头,他一直将卓逸夫当做偶像,可眼下,那高大的形象却轰然崩塌:“这还是以前那个有勇有谋的大人吗?”
卓逸夫似乎看出了所有人的想法,依旧面带笑容:“当然,我不是鼓励你们临阵叛变,而是再教你们如何生存,大仁大义不在口中说出,忠孝也不是体现在表面,而是深深印入这里。”随着话语指了指心口,表情郑重了许多:“只有活着才能进忠义才能表忠孝,暂时的屈辱算不了什么,真正的忠诚是继续活着,然后见机行事尽自己最大所能给予效忠之人。”
卓逸夫与这个时代的人想法有代沟,做事的方法也不同,对于效忠的理解不是宁死不屈,而是保留革命本钱,在然后抓住机会图谋报效,不过就这样堂而皇之说出口,却依旧让所有人无法短时间接受,不过只要不蠢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也听出了一番道理,虽然短时间内还无法接受,但却深深印在心里。
短短一番话,让周围军士对自家大人的印象彻底翻盘,而且更加深刻,更加觉得自家大人思维玄妙心思诡秘,也更加深不可测。
卓逸夫再次恢复笑容,指着下面那懦弱小将:“这种人不可重用,却有大用。(读看看小说网)”
这一下,周围众人再次陷入茫然,不过卓逸夫却没有多加解释。
……………………
野坡一战已经结束,曹洪夏侯惇两千兵马几近全军覆没,被五大士族后方赶来的三千济阴大军夹击下,仅剩下五百多人苟延残喘,若不是曹仁及时赶到,拼着重大损失杀出一条血路,这两位曹操日后的猛将恐怕就要饮恨于此。
初战大胜,又有援军赶到,五大氏族自然要尽地主之谊大摆庆功宴。
不过此地毕竟在野外,隆重程度远不及县城中,只能就地摆设火架,整个野坡炊烟漫天肉香扑鼻,火头军忙里忙外为就是准备酒肉。
而中军大营中,一张张低矮桌案摆并列两旁,大约有十多人,而正南主位已经不再是阮家代表阮雄,换成了一位盔甲随身的将领。
这人大约三十多岁,一身黑色铠甲充满了钢铁味道,显然是个强硬之人。
“诸位,陈留首批大军已经被我等尽数歼灭,根据众位的情报来看,陈留郡城驻军总数大约七千人,今日一战被剿灭两千,剩余不足五千,这个数字看似庞大,实则不过是外强中干,其中有半数是降兵,另一半更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这种军士再多也构不成威胁。”这位将领面带微笑,只是笑容怎么看怎么有些冷,随意环顾四周,一举一动间充满了高傲。
“徐校尉所说不错,若是野外交战,徐校尉三千大军便能横扫对方,若是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